10/26/2006

EndNote X导入题录出错及解决办法

在将题录文件导入到EndNote X时,会发生文献类型被改变的情况,通常是将期刊文章(Journal Article)修改为古文献(Ancient text)。这是EndNote X版本的一个bug,已经得到EndNote的确认,并将在下一次更新时修复这个问题。

目前的解决办法是,点击这里下载zip文件,解压缩后替换你EndNote X\Filters目录下同名文件即可。

blogspot再次被封,启用新域名

从昨天(10月25日)下午起,国内用户无法登陆blogspot网站,怀疑是blogspot再次被GFW屏蔽。这次被封也许与政府日前努力推行的博客实名制有关。与之前的封禁相同,blogger.com依然可以正常访问,但无法浏览blogspot站点。

如果你能看到这篇文章,请通过新地址访问我的博客: http://jiangzhanyong.com

10/24/2006

CvtCNKI v2.0.1.B4 更新

2006.10.24 CvtCNKI v2.0.1.B4发布:
◇ 修改关键词配置文件名为CvtCNKI.ini,编码UTF-8,不再需要维护两种编码格式。
◇ 增加了CNKI输出的 RefWorks格式到关键词配置文件。
◇ 修改关键词配置语法,旧格式依然有效,但推荐使用新格式。
◇ 实施开放式关键词配置计划,单独维护关键词。

下载地址: http://gf.cs.hit.edu.cn/frs/?group_id=38
源码下载: http://gf.cs.hit.edu.cn/scm/?group_id=38

另外,有些网友并不太会使用这个软件,简单做了一个图片示意教程:
步骤一,检索并保存结果
示意图步骤一,检索并保存结果
骤二,按照自定义格式输出,预览
示意图步骤二,按照自定义格式输出,预览
步骤三,将预览结果复制到文件或者剪贴板中,转换。
示意图步骤三,将预览结果复制到文件或者剪贴板中,转换。
步骤四,将转换导入到EndNote或其他文献管理软件。
示意图步骤四,将转换结果导入到文献管理软件。

MFC CString and std::string conversion(zz)

以下内容来自comp.lang.c++.moderated新闻组:

MFC CString and std::string conversion
关于此主题的全部 5 个帖子 - 树式浏览

发件人: junchi.t...@gmail.com - 查看个人资料
日期: 2005年4月30日(星期六) 下午11时58分
电子邮件: junchi.t...@gmail.com
论坛: comp.lang.c++.moderated
尚未评分
评级:
显示选项
回复 | 答复作者 | 转发 | 打印 | 显示个别帖子 | 显示原始邮件 | 报告滥用行为 | 查找此作者的帖子


Hi,
Anybody has any good thoughts on using std::string heavily in a MFC
program?
A lot of MFC funcs ask for a CString type, currently what I am doing is
to call CString(str.c_str()).
If I want to use a CString in stl algorithm, I have to call
std::string(mfcCString.GetBuffer(0))

I think this is not efficienct. Anbody has any better idea on this?

[ See http://www.gotw.ca/resources/clcm.htm for info about ]
[ comp.lang.c++.moderated. First time posters: Do this! ]

回复 为此帖评分:

发件人: Michael Tiomkin - 查看个人资料
日期: 2005年5月3日(星期二) 下午4时56分
电子邮件: "Michael Tiomkin"
论坛: comp.lang.c++.moderated
尚未评分
评级:
显示选项
回复 | 答复作者 | 转发 | 打印 | 显示个别帖子 | 显示原始邮件 | 报告滥用行为 | 查找此作者的帖子


junchi.t...@gmail.com wrote:
> Hi,
> Anybody has any good thoughts on using std::string heavily in a MFC
> program?
> A lot of MFC funcs ask for a CString type, currently what I am doing
is
> to call CString(str.c_str()).
> If I want to use a CString in stl algorithm, I have to call
> std::string(mfcCString.GetBuffer(0))

> I think this is not efficienct. Anbody has any better idea on this?

I think CString has a defined cast to const char *, so you can use
std::string(MFCstring) without much problems. If this is true for
std::string as well, you can at least use CString(str).
Unfortunately, most of the methods of CString weren't inlined 5 years
ago, and therefore CString doesn't have very fast runtime. From the
other side, CString uses refcount, and it is efficient for its memory
use, especially if you pass strings as arguments to functions.
Regarding efficiency of constructors, memory allocation and copying
needed for translating to std::string or CString would take much more
time. And anyway most MFC functions that need strings (GUI?) would also
take considerable time.

Michael

[ See http://www.gotw.ca/resources/clcm.htm for info about ]
[ comp.lang.c++.moderated. First time posters: Do this! ]

回复 为此帖评分:

发件人: Stephen Howe - 查看个人资料
日期: 2005年5月4日(星期三) 下午4时11分
电子邮件: "Stephen Howe"
论坛: comp.lang.c++.moderated
尚未评分
评级:
显示选项
回复 | 答复作者 | 转发 | 打印 | 显示个别帖子 | 显示原始邮件 | 报告滥用行为 | 查找此作者的帖子


> Anybody has any good thoughts on using std::string heavily in a MFC
> program?

Yes. 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

So that means in a MFC program I use CString not std::string.
Otherwise your program is mixture of 2 string types: CString and
std::string - code bloat and messy in places where you convert one to the
other and vice versa. I think also CString is copy constructible and
assignable so you can use it in std containers (but even there I would tend
to use the MFC containers - just because it is a MFC program).

Now if I was building a non-MFC Windows program, I would use std::string...

Stephen Howe

[ See http://www.gotw.ca/resources/clcm.htm for info about ]
[ comp.lang.c++.moderated. First time posters: Do this! ]

回复 为此帖评分:

发件人: Ron Natalie - 查看个人资料
日期: 2005年5月4日(星期三) 下午7时58分
电子邮件: Ron Natalie
论坛: comp.lang.c++.moderated
尚未评分
评级:
显示选项
回复 | 答复作者 | 转发 | 打印 | 显示个别帖子 | 显示原始邮件 | 报告滥用行为 | 查找此作者的帖子


Stephen Howe wrote:
>>Anybody has any good thoughts on using std::string heavily in a MFC
>>program?

> Yes. 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

> So that means in a MFC program I use CString not std::string.
> Otherwise your program is mixture of 2 string types: CString and
> std::string - code bloat and messy in places where you convert one to the
> other and vice versa. I think also CString is copy constructible and
> assignable so you can use it in std containers (but even there I would tend
> to use the MFC containers - just because it is a MFC program).

I don't agree. We have a million lines of MFC code. Whenever possible
we prefer std::string (well, actually frequently std::wstring). 99%
of the MFC interfaces that take CSTRING, are dealt with by passing
string::c_str().

Further, MFC's containers are really crap. I NEVER use them.

[ See http://www.gotw.ca/resources/clcm.htm for info about ]
[ comp.lang.c++.moderated. First time posters: Do this! ]

回复 为此帖评分: Text for clearing space

发件人: Dave Harris - 查看个人资料
日期: 2005年5月10日(星期二) 下午10时33分
电子邮件: brang...@cix.co.uk (Dave Harris)
论坛: comp.lang.c++.moderated
尚未评分
评级:
显示选项
回复 | 答复作者 | 转发 | 打印 | 显示个别帖子 | 显示原始邮件 | 报告滥用行为 | 查找此作者的帖子


t...@netvision.net.il (Michael Tiomkin) wrote (abridged):

> Unfortunately, most of the methods of CString weren't inlined 5 years
> ago, and therefore CString doesn't have very fast runtime.

Nowadays the MFC CString is based on a template, with char and wchar_t
versions. The compiler can see all the function definitions. You should
probably repeat your performance measurements.

-- Dave Harris, Nottingham, UK.

[ See http://www.gotw.ca/resources/clcm.htm for info about ]
[ comp.lang.c++.moderated. First time posters: Do this! ]

回复 为此帖评分:

VC中GBK与UTF8字符串的转换(zz)

作者: 秋梦无痕
链接: http://www.sinzy.net/blog/Read.asp?ID=44&BID=4371

想在VC中把GB2312/GBK字符串转换成UTF8/Unicode字符串,昨天折腾了三个多小时,在google上跑了好几圈,还是没能实现,结果今天早上一过来就搞定了。共享之:

void ConvertGBKToUtf8(CString& strGBK) {
int len=MultiByteToWideChar(CP_ACP, 0, (LPCTSTR)strGBK, -1, NULL,0);
unsigned short * wszUtf8 = new unsigned short[len+1];
memset(wszUtf8, 0, len * 2 + 2);
MultiByteToWideChar(CP_ACP, 0, (LPCTSTR)strGBK, -1, wszUtf8, len);

len = WideCharToMultiByte(CP_UTF8, 0, wszUtf8, -1, NULL, 0, NULL, NULL);
char *szUtf8=new char[len + 1];
memset(szUtf8, 0, len + 1);
WideCharToMultiByte (CP_UTF8, 0, wszUtf8, -1, szUtf8, len, NULL,NULL);

strGBK = szUtf8;
delete[] szUtf8;
delete[] wszUtf8;
}

void ConvertUtf8ToGBK(CString& strUtf8) {
int len=MultiByteToWideChar(CP_UTF8, 0, (LPCTSTR)strUtf8, -1, NULL,0);
unsigned short * wszGBK = new unsigned short[len+1];
memset(wszGBK, 0, len * 2 + 2);
MultiByteToWideChar(CP_UTF8, 0, (LPCTSTR)strUtf8, -1, wszGBK, len);

len = WideCharToMultiByte(CP_ACP, 0, wszGBK, -1, NULL, 0, NULL, NULL);
char *szGBK=new char[len + 1];
memset(szGBK, 0, len + 1);
WideCharToMultiByte (CP_ACP, 0, wszGBK, -1, szGBK, len, NULL,NULL);

strUtf8 = szGBK;
delete[] szGBK;
delete[] wszGBK;
}

10/23/2006

Windows下设置squidnt代理服务器(1)

unix下的代理服务器squid功能强大,squidnt是其在windows下的版本。比较稳定的版本是squid-2.5.STABLE12-NT-bin.zip
使用步骤:
1.下载之后,将squidnt解压缩到c:\squid目录下(默认目录,不要更改到其他目录)。
2.配置squidnt,c:\squid\etc目录下有两个配置文件:mime.conf.default和squid.conf.default。将这两个文件复制一下,然后去掉扩展名中的.default。主要配置squid.conf。具体配置文件见上一篇文章, 高效配置Linux代理服务器Squid(zz)
3.创建缓存目录c:\squid\var\cache。
4.启动服务。进入命令行,运行"c:\squid\sbin\squid -z",此命令初始化squidnt目录结构;运行"c:\squid\sbin\squid -i",此命令安装squidnt服务。
5.其他命令。手动启动服务: "net stop squid",手动停止服务:"net stop squid"。

高效配置Linux代理服务器Squid(zz)

作者: 毛毛
链接: http://www.ccw.com.cn/htm/app/linux/admin/01_7_26_8.asp

作为一种免费的网络操作系统,Linux越来越受到广大网络爱好者的欢迎,目前Internet上运行的主机有相当一部分采用的就是Linux,而且中国已经把Linux作为政府上网的指定网络操作系统。种种迹象表明,Linux正在逐渐走向成熟。为了解决Internet发展迅速和IP地址资源紧张的矛盾,代理服务器的使用越来越广泛。Squid是一种在Linux系统下使用的比较优秀的代理服务器软件。
代理服务
代理服务是指由一台拥有标准IP地址的机器代替若干没有标准IP地址的机器和Internet上的其它主机打交道,提供代理服务的这台机器称为代理服务器。拥有内部地址的机器想连接到Internet上时,先把这个请求发给拥有标准IP地址的代理服务器,由代理服务器把这个请求通过它的标准IP地址发到请求的目的地址。然后目标地址的服务器把返回的结果发回给代理服务器,代理服务器再原封不动的把资料发给内部主机。若干拥有内部地址的机器就组成了内部网,代理服务器的作用就是沟通内部网和Internet,解决内部网访问Internet的问题。这种代理事不可逆的,Internet上的主机不能访问任何一台拥有内部地址的机器,这样又可以保障内部资料的安全性。
代理软件的一个优点是它能够检验除了数据包之外的许多东西。Squid对数据包的有效载荷进行检验,也就是穿越防火墙的数据包中TCP(或者UDP)部分所占地份量。根据数据包报头(数据包中的IP部分)和数据包有效载荷(TCP部分)的信息,代理防火墙能够决定数据包将发往何处,数据包请求什么,以及根据数据包所必须提供的这些信息决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对于Web用户来说,Squid是一个高性能的代理缓存服务器,可以加快内部网浏览Internet的速度,提高客户机的访问命中率。Squid不仅支持 HTTP协议,还支持FTP、gopher、SSL和WAIS等协议。和一般的代理缓存软件不同,Squid用一个单独的、非模块化的、I/O驱动的进程来处理所有的客户端请求。
Squid将数据元缓存在内存中,同时也缓存DNS查寻的结果,除此之外,它还支持非模块化的DNS查询,对失败的请求进行消极缓存。Squid支持SSL,支持访问控制。由于使用了ICP,Squid能够实现重叠的代理阵列,从而最大限度的节约带宽。
Squid由一个主要的服务程序Squid,一个DNS查询程序dnsserver,几个重写请求和执行认证的程序,以及几个管理工具组成。当Squid 启动以后,它可以派生出指定数目的dnsserver进程,而每一个dnsserver进程都可以执行单独的DNS查询,这样一来就大大减少了服务器等待 DNS查询的时间。
Squid的另一个优越性在于它使用访问控制清单(ACL)和访问权限清单(ARL)。访问控制清单和访问权限清单通过阻止特定的网络连接来减少潜在的Internet非法连接,可以使用这些清单来确保内部网的主机无法访问有威胁的或不适宜的站点。
编译安装Squid
squid软件包有两种:一种是RedHat所使用的rpm包,另一种是源代码包。
rpm包的安装:
1.进入/mnt/cdrom/RedHat/RPMS。
2.执行rpm -ivh squid-2.2.STABLE4-8.I386.rpm。
源代码包的安装:
1.从http://www.squid-cache.org下载squid-2.2.STABLE4-src.tar.gz。
2.将该文件拷贝到/usr/local目录。
3.解开该文件tar xvzf squid-2.2.STABLE4-src.tar.gz,在/usr/local目录下生成一个新的目录squid-2.2.STABLE4,为了方便使用mv squid-2.2.STABLE4 squid将目录更名为squid。。
4.进入squid目录。
5.执行./configure,可以用./configure -prefix=/directory/you/want指定安装目录。系统默认安装目录为/usr/local/squid。
6.执行make all。
7.执行make install。
8.安装结束后,Squid的可执行文件在安装目录的bin子目录下,配置文件在etc子目录下。
配置squid
配置文件squid.conf
Squid有一个主要的配置文件squid.conf,位于/etc/squid目录下,用户仅仅需要修改该配置文件即可。
squid.conf配置文件分为13个部分,分别是:
1.NETWORK OPTIONS(有关的网络选项)
2.OPTIONS WHICH AFFECT THE NEIGHBOR SELECTION ALGORITHM(作用于邻居选择算法的有关选项)
3.OPTIONS WHICH AFFECT THE CACHE SIZE(定义cache大小选项)
4.LOGFILE PATHNAMES AND CACHE DIRECTORIES(定义日志文件的路径及cache的目录)
5.OPTIONS FOR EXTERNAL SUPPORT PROGRAMS(外部支持程序选项)
6.OPTIONS FOE TUNING THE CACHE(调整cache选项)
7.TIMEOUTS(超时)
8.ACCESS CONTROLS(访问控制)
9.ADMINISTRATIVE PARAMETERS(管理参数)
10.OPTIONS FOR THE CACHE REGISTRATION SERVICE(cache注册服务选项)
11.HTTPD-ACCELERATOE OPTIONS(HTTPD加速选项)
12.MISCELLANEOUS(杂项)
13.DELAY POOL PARAMETERS(延时池选项)
虽然squid的配置文件很庞大,但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修改相应的选项,并不需要配置所有的选项。下面介绍几个常用的选项。
1.http_port
定义squid监听HTTP客户连接请求的端口。缺省是3128,如果使用HTTPD加速模式则为80。可以指定多个端口,但是所有指定的端口都必须在一条命令行上。
2.cache_mem
指定squid可以使用的内存理想值,建议设为内存的1/3.
3.cache_dir Directory-Name Mbytes Level1 Level2
指定squid用来存储对象的交换空间的大小及其目录结构。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估算系统所需要的子目录数目。
已知量:
DS = 可用交换空间总量(单位KB)/ 交换空间数目
OS = 平均每个对象的大小= 20k
NO = 平均每个二级子目录所存储的对象数目 = 256
未知量:
L1 = 一级子目录的数量
L2 = 二级子目录的数量
计算公式:
L1 x L2 = DS / OS / NO
注意这是个不定方程,可以有多个解。
4.maximum_object_size
大于该值得对象将不被存储。如果要提高访问速度,就降低该值;如果想最大限度的节约带宽,降低成本,就增加该值。
5.dns_nameservers
定义Squid进行域名解析时使用的域名服务器。
6.acl
定义访问控制列表。定义语法为:
acl aclname acltype string ...
acl aclname acltype "file" ...
7.http_access
根据某个访问控制列表允许或禁止某一类用户访问。
运行Squid
配置并保存好squid.conf后,就可以启动、停止和重新启动Squid:
/etc/rc.d/init.d/squid start
/etc/rc.d/init.d/squid stop
/etc/rc.d/init.d/squid restart
可以通过ps命令查看Squid服务是否已经正常启动:
ps -A |grep squid
如果出现以下信息:
6573 ? 00:00:00 squid
6574 ? 00:00:00 squid
则表明Squid服务已经正常启动。
客户端的配置
将某台终端设置成内部地址,并将该终端的DNS服务器设置为代理服务器的DNS服务,在内部地址和标准地址之间作一个路由。在浏览器里设置代理服务器地址为Squid代理服务器的地址,就可以通过代理服务器上网了。
一个实例
假设有这样的应用环境,网络中有一台拨号服务器为用户提供拨号接入服务,且运行有Squid实现的代理服务器,其IP地址为192.168.2.32。拨号用户得到一个内部IP,地址范围为192.168.2.1-192.168.2.30。
1.配置squid.conf
http_port 80
cache_mem 32 MB
cache_swap_low 90
cache_swap_high 95
maximum_object_size 4096 KB
cache_dir /var/spool/squid 100 16 256
cache_access_log /var/log/squid/access.log
cache_log /var/log/squid/cache.log
cache_store_log /var/log/squid/store.log
cache_dns_program /usr/lib/squid/dnsserver
dns_nameservers 192.168.2.32
unlinkd_program /usr/lib/squid/unlinkd
acl all src 0.0.0.0/0.0.0.0
acl allow_ip src 192.168.2.1/255.255.255.0
acl manager proto cache_object
acl localhost src 192.168.2.32/255.255.255.255
acl SSL_ports port 443 563
acl Safe_ports port 80 21 443 563 70 210 1025-65535
acl CONNECT method CONNECT
http_access allow manager localhost
http_access deny manager
http_access deny !Safe_ports
http_access deny CONNECT !SSL_ports
http_access allow localhost
http_access allow allow_ip
cache_effective_user squid
cache_effective_group squid
下面两个选项是用来定义squid加速模式的。用virtual来指定为虚拟主机模式。80端口为要加速的请求端口。采用这种模式时,Squid就取消了缓存及ICP功能,假如需要这些功能,必须设置httpd_accel_with_proxy选项。
httpd_accel_host virtual
httpd_accel_port 80
下面两个选项在透明代理模式下是必须设置成on的。在该模式下,Squid既是web请求的加速器,又是缓存代理服务器。
httpd_accel_with_proxy on
httpd_accel_uses_host_header on
设置透明代理时,必须打开包转发功能,还要结合ipchains:
echo 1 >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
/sbin/ipchains -A input -j ACCEPT -i lo
/sbin/ipchains -A forward -s 192.168.2.1/24 -d 0/0 -j MASQ
2.用户认证设置
默认时,Squid本身不带任何认证程序,但是可以通过外部认证程序来实现用户认证。一般有以下的认证程序:LDAP认证、SMB认证、基于mysql的认证、基于sock5的密码认证和基于Radius的认证。下面介绍常用的ncsa实现的认证,ncsa是Squid源代码包自带的认证程序之一,实现步骤如下:
* 进入/usr/local/squid/auth_modules/NCSA目录,执行:
make
make install
* 编译成功后,会生成ncsa_auth的可执行文件,拷贝生成的可执行文件到/usr/bin目录下。
* 修改squid.conf文件的相关选项。
acl auth_user proxy_auth REQUIRED
http_access allow auth_user
authenticate_program /usr/local/squid/bin/ncsa_auth
/usr/local/squid/etc/passwd
* 利用Apache携带的工具软件htpasswd在/usr/locad/squid/etc下生成密码文件,并添加相应的用户信息。该密码文件每行包含一个用户的信息,即用户名和密码。例如,用htpasswd生成密码文件passwd并添加用户me:
htpasswd -c /usr/local/squid/etc/passwd me
* 重新启动Squid,密码认证生效。
3.客户端的设置
在客户端浏览器的选项中将代理服务器的IP地址设为192.168.2.32,http端口为80。若要设置透明代理,则客户端不需要在浏览器中指定代理服务器,而将网关设为192.168.2.32,并且客户端要配置好DNS。
现在,内部网的主机就可以通过代理访问Internet了。
结束语
Squid与Linux下其它的代理软件如Apache、Socks、TIS FWTK和delegate相比,下载安装简单,配置简单灵活,支持缓存和多种协议。用ipchains+Squid的解决方案,就可以获得通过缓存高性能的同时能够无缝的访问Internet。最后说明一点,squid不仅可用在Linux系统上,还可以用在AIX、Digital Unix、FreeBSD、HP-UX、Irix、NetBSD、Nextstep、SCO和Solaris等系统上。

如何隐藏TiddlyWiki的MainMenu?

如何隐藏掉TiddlyWiki左侧的MainMenu呢?在PTW Group搜索一下,Bram是这样解答的:

1.隐藏 mainMenu
a.可将 PageTemplate 中的 <div id='mainMenu' ...> 移除或是改成 <div id='mainMenu' ...style='display:none;"....>
b.另外需修改 <div id='displayArea' style='margin: 1em 17em 0em 1em;'>
2.同时修改 sideBar 宽度
a.另建一 tiddler (MyStyle) 内容如下,
#displayArea { margin: 1em 17em 0em 1em; }
#sidebar {width: 17em;}
#sidebarTabs .tabContents {width: 16em;}
b.在 StyleSheet 或 StyleSheetLaouts 中加入
[[MyStyle]]

此外,应该有一些插件能实现这样功能,不过在教育网登陆国外站点很不方便,暂时用这个方法吧。

10/22/2006

Serendipity,基于php的弹性博客/内容管理程序

今天浏览网页的时候,无意间发现Serendipity这个博客程序,看起来很不错,以下是来自其官方网站的特性介绍:

Serendipity - Features

Serendipity Logo
  • Simple. Designed for users of all technical levels.

  • Robust Editing Interface. Featuring an (optional) WSYISWG editor, easily browsable image manager, extended entry support, entries statistics and a host of other features.

  • Threaded comments, Nested categories and posting to multiple categories are supported.

  • Anti-Spam / Comment moderation. Through use of a (bundled) plugin you can enable CAPTCHAs, SURBL-blacklisting, automatted comment moderation based on the content of a comment. Highly configurable.

  • Support for XML-RPC Editing. Support for both the Movable Type? and Blogger XML-RPC APIs.

  • Dynamic. You don't need to constantly wait while your weblogging system regenerates pages. Caching is dynamically managed, so you don't need to worry about it when publishing your weblog. Optional advanced URL rewriting rules and customizable permalinks are available.

  • Trackback and Pingback. Serendipity can accept, send and autodiscover trackbacks and pingbacks. Of course you can also ping common weblog services like technorati, blo.gs, blogger, yahoo and blogg.de.

  • Plugins. A robust plugin system allows you to modify Serendipity without digging through the core source code. Sidebar plugins allow easy customization of your blog with dozens of features. Event plugins are a powerful method of method callbacks, which can hook in into any place in s9y to make it one of the most flexible APIs available. Our online repository (Spartacus) supports adding plugins within a few mouseclicks and no manual file up/downloading!

  • Multiple Databases. Serendipity supports MySQL(i), PostgreSQL and SQLlite database backends.

  • Multiple Users. Multiple users can edit and administrate the weblog. A free permission setup can tell which user is allowed to do what.

  • Internationalized. Serendipity is available in English, German, Danish, French and many more, and adding new translations is a snap.

  • Skinable. Templates can easily be added by the magic of CSS. Several templates are included by default. Even visitors of your blog are able to change the layout on-the-fly if you use the template-dropdown plugin. For the advanced user, the full flexibility of the Smarty templating engine allows to change every aspect of the Serendipity look.

  • Open Source. Serendipity is licensed under the BSD License.

  • Standards Compliant. Serendipity supports XHTML 1.1, CSS 2.0, RSS 0.93, 1.0, and 2.0, Atom 0.3 and 1.0. Supports conditional GET for caching RSS feeds on the client-side. It also supports UTF-8 environments.

  • Shared library. You can use Serendipity as a single installation to serve multiple and independent weblogs, but only maintaining a single codebase.

  • Easy Upgrading. An easy and automatic upgrader helps you in the process of upgrading between Serendipity versions (starting with version 0.5).

  • Flexible Input/Output. Choose between HTML, Textile, Wiki, BBCode and a boast of other markups. For both users and your editors!

  • PHP-powered to fulfill the needs of ever-growing PHP-enabled websites and easy integration with support of embedding Serendipity into your webpage.

  • Actively maintained by some skilled and open-minded developers who enjoy the touch to the actual user and give support on the Forums as well as listen to every new user suggestion.


Why is Serendipity better than...


First off, choosing the right weblog tool is like choosing your religion. You should be wise in your requirements and where your focus lies.

Serendipity is aimed to make everything possible you ever wish for. It is technically up to par to other well-known weblog scripts like Moveable Type or Wordpress.

Wordpress


Easy plugin integration. No hacks, no problems during upgrades, good compatibility and a central plugin repository. Enhance flexibility without the need to touch any core files.

BSD-licensed, Wordpress is only GPL. That means, you can use Serendipity to power your commercial sites without any issues. Of course, the Serendipity team still likes to get credited where credit is due. ;-)

Supports a well-known and flexible templating system, the Smarty Framework. No PHP knowledge is required, and its a good established standard for templating.

Cool plugins that behave well with the Core, like Multilingual Entries, an aggregator plugin and a flickr-like tagging infrastructure.

Multiple DB support speaks for itself.

Good PHP code style. Open and responsible release management, covering fast security updates.

Moveable Type


A great plus for Serendipity: BSD-Licensing. PHP instead of PERL, which often is harder to get on shared servers. Also, PHP tends to be better suitable for the web than Perl.

Easy and extensible plugin API.

Online Plugin repository.

Responsive and caring Open Source community instead of the interests of a large company.

热烈欢迎自动播放扑灭委员会成立(zz)

拒绝自动播放前言
全世界的网路浏览者们,团结起来!

自 动播放扑灭委员会(Fight Undesired-autoplay Committee, FUAC)是为了与那些未经浏览者许可而自动载入、开启的扰人音乐或影片档案对抗而存在的团体。我们反对的并不是影音档案本身,也不是任何在网页中安排多媒体物件的设计,而是自动播放这种剥夺浏览者选择自由的行为。无论目的是广告、分享,或者是否为商业网站,打造一个没有自动播放的优质浏览环境,是委员会成员共同奋斗的目标。

委员会命名源起
由于未预期的大音量播放的多媒体档案出现时,常令浏览者阵脚大乱,不自主发出“FxCK”之类的古老问候语,因此本委员会的命名缩写“FUAC”也取该问候语易记、平民化的谐音,念法为中文“法克”。因此本会也通称“法克委员会”,不过基于政治上的高度敏感性理由,本通称请勿用于公文书或媒体新闻稿等正式文件。

“自动播放”的定义
被安排在个人网站、部落格、或者其他任何网站页面上的多媒体外挂元件,预设为页面开启即自动载入、播放时,即构成自动播放行为。

“自动播放”的反社会性
繁忙的现代社会中,许多人都不可避免的在工作同时浏览网路,搜寻必要的资讯,或者短暂的休憩。在隔音效能不佳的办公隔间环境里,网站自动播放的音乐往往是资方辨识特定劳工的最佳指标。虽没有正式的统计数字指出有多少受雇者因突然爆出的音乐档案而遭受解雇,不过自动播放影音档案对于桌上劳动者工作权的危害已是显而易见的社会共识。

即使不在工作场合,在自身电脑或房间音响、随身听等设备已有音乐播放的情况下,若是开启网站突然播放音乐,可能造成严重的二次混音公害,伤害浏览者身心健康至钜。如果播放的是充满宅暗示的电波歌曲,更可能对浏览者的家庭关系与社会地位造成严重打击。

“自动播放”是一种犯罪吗?
不是。自动播放并没有违反任何成文法律或行政命令。它仅仅会造成浏览者的不便与不悦,或者浏览者与雇用者或指导教授间的关系恶化,并影响受害者继续或再度拜访该网站的意愿。

“自动播放扑灭委员会”的目的
本委员会是为那些无法一一当面向所有误用自动播放的网站管理者抱怨的浏览者而成立的。严格来说,这类的使用者大部分都无法或没有管道正面向网站管理者提出 “自动播放造成我的不便,虽然我很感谢您分享好音乐与打造良好浏览视听环境的美意,请让我有选择播放与否的自由。”之类的意见。本委员会的目的并不是进行中世纪魔女审判式的猎巫行动,也不想让任何网站主承受不必要的压力,仅仅是为了那些沉默的、可能非常害羞的大多数浏览者提供一个表态的平台。

“自动播放扑灭委员会”会员募集

会员募集说明
只要您认同自动播放网页是Web2.0时代的一种网路公害,即可参加。本委员会不需缴交会费或任何个人资料,只要您在网志或个人网站里张贴本会稍后将陆续提供的串联贴纸,或者撰写一篇与自动播放相关的文章后发送引用通告或连结本文,即可自动成为自动播放扑灭委员会委员。

会员资格
壹、因自动播放的影音档案而感到违和感的人。
贰、希望委婉地传达讯息给那些使用自动播放的朋友们的人。
叁、曾经因自动播放的影音档案而在主管或指导教授面前黑掉的人。
肆、虽然还是不太明白,不过对此议题感到有兴趣的人。
伍、愿以平等之自由选择权利善待我会成员之网站管理者。
陆、曾经因为自动播放的影音档案听过地狱来的声音的人。

本委员会的大门永远为各位敞开。期望各位为一个更自主的网路浏览环境而奋斗。

托管服务器经验完全手册(zz)

机房结构图随着个人创业及小型公司企业的增多,使用服务器提供相关资讯、下载、邮件等服务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像近年来网络创业的个人用户也非常多,在网上的众多提供娱乐影音下载、论坛BBS等主机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就是个人提供的。很多原来在家中架设服务器提供服务的用户已经感到环境的压力,特别是对于一些有已经有收费服务的服务器,更是需要有良好的环境(全天候的空调环境及稳定的电力供应等),所以选择主机托管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了。不过由于主机托管目前在国内还处不太成熟的状态,很多准备办理托管的朋友对此也是一知半解,下面笔者根据自身的经验,来说一说托管主机需要准备些什么,要用什么样的标准去挑托管商,在实际操作时要注意些什么事项等等,特别是在选择托管商方面,笔者来往的朋友之中许多人的业务与服务器托管有关,自己也曾多次将服务器托管到不同的机房,亲身经历加上耳闻目睹,可说对“选择一个放心的托管商”这个话题深有感触。如果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或者自身也有保贵的经验,欢迎到论坛发信进行讨论。

一、托管前的准备--精打细算,在机房你才知道什么叫寸土如金

1、托管能带来那些好处

现在许多单位还在用虚拟主机,不仅价格贵,而且由于与别的网站共用一台服务器,所以速度、带宽受到诸多影响,托管服务器能带来很多好处,首先,不受别人影响,网站更加稳定高速;其次,由于获得了服务器的完全控制权,可以运行许多原来不能运行的程序和服务;再次,还大大增强了数据的安全性,想想看,自己的数据总是放在别人电脑里,总觉得不踏实,这下不必担心了。

对于那些打算靠服务器创业掘金的朋友,服务器的利用价值就更大了,可以对外提供诸如、电影下载、网络游戏、网络社区、企业邮局、虚拟主机等多种服务,其中最常见的是虚拟主机,现在虚拟主机虽然遍地皆是,不过空间大一些可运行数据库的高档型虚拟主机价格还是不便宜的,例如一个支持数据库的500M虚拟主机空间,收费多在1000元以上,一台拥有120G硬盘的服务器,理论上可以开200多个这种空间,当然实际是不可能的,就算开只开十分之一,开20 个这种空间,那么收费也在2万元,还可以同时开各种低档的空间,现在许多非IT类的企业网站都是静态的产品展示性网站,而且访问量很低,占用系统资源和带宽很少,同时开几百个不是问题,假如每个100M,收费100元,那么又可以收费1万元,这样算下来,就已经收费3万元,减去服务器硬件投入5000元,再减去服务器托管费用5000元/年,一年下来还有2万元毛利润!如果同时托管10台服务器呢?第二年呢,就没有硬件成本了,最多增加一块120G的硬盘,才几百元,算算利润。呵呵,实际上,许多朋友还同时开办许多其他服务,例如企业邮局、电影下载会员收费等等,一台服务器弄好了真是一个聚宝盆啊。
2、托管服务器选择什么类型更好?

很多朋友都知道在机房租个位置不便宜。对于很多个人或者小型公司企业来说,在初期的投资虽然想尽可能省,但是却要学会如何去省,不该省的可别省了。托管主机建议是托管1U的机架式服务器,虽然初期硬件成本高一点,但是长远看还是这样比较合算,因为电信机房的托管费都是按照1U每年多少钱来计算的,假如你的服务器个头太高,无疑就要多付出更多的托管费用,例如,在北京某机房,托管1U服务器4000元/年,托管2U服务器就要6000元/年,由此可见,1U服务器在主机托管领域的应用是很有实际意义的。托管1U服务器与托管其他种类的服务器(例如2U服务器、塔式服务器等)相比,托管费肯定是最便宜的。所以,要去托管,就请先把你塔式服务器里的配件拿出来,装进1U服务器机箱里,这能为您省下一大笔银子,想想,服务器是要托管很多年的啊,得省多少钱啊。

二、“纸上谈兵”--如何挑选一个好的托管商

经典疑问:贵是否一定就好?

很多朋友问我,选哪个托管商好?如果您是学法律的,那我问你,我要打个官司,选哪个律师行好?如果您是汽车行业的,我要买汽车,那我问你买什么汽车好?是不是觉得一言难尽,你肯定会说:“这先看你是什么情况,有什么具体要求。。。”一大堆这样的道理。我们中国有句老话“一分钱一分货”,那是不是把这个原则套到所有事物身上都正确呢?按照一些人的说法“别瞎挑了,选贵的一定不会错”,笔者坚定地说,这样是观点是错的!我不说服务器托管的例子,说汽车的吧,大家更为熟悉,如果别人问你买什么汽车好,你说挑贵的就不错,那中国不是全都跑大奔宝马法拉利了?好的定义不是单方面的,消费者去选购产品或者选购服务,是双方的事情,不同需求的客户自然会有不同的选择,开的士的司机都知道法拉利起步及速度都够快,但是事实上满街跑的都是捷达夏利什么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托管主机你别盲目去选贵的就行,就像用法拉利拉客,拉一辈子还赚不回本。

经典误区:盲目一味追求低价

答案大家想必猜得到,便宜未必没好货。不过即使是这样,笔者还是建议不要采用那种超级便宜的托管商,便宜中的好货有是有,但是机率太低了,还是放弃吧。这可是个硬道理,要不到时吃亏就后悔莫及了。

1、低价服务商变数大得惊人

现在市场上,主机托管的价格参差不一,同样托管1U主机,贵的开价8000元/年,便宜的只要2000元/年,之所以这样,因素很多,虽然不能说贵的就一定好,但是也千万不要以为越便宜越好。那么低价的服务商差在哪了?其实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服务商的规模,是不是能够始终如一地经营,因为现在做托管服务门槛较低,管理的也不是很严格,两个大学生到机房租一个机柜就可以搞,但是小公司、个人服务的不稳定因素太多,以我的经验基本上半年左右 80%就要有变化,一旦遇到经济波动或者机房租金上调利润太少,撒手不管了,或者乱换地方,乱换IP,就惨了,不要以为这很少见,其实现在这种情况是多数。

2、跑路事件时有发生

许多小公司的技术力量太弱,这在维护十几台服务器的时候还不明显,一旦靠低价吸引来的客户多了,弊端就显示出来了,比如几十台服务器的时候,一两个技术员维护起来就很困难了。客户多了,问题自然也就多起来,死机、重启、速度慢、去机房检修线路、带客户去机房、杀毒、机房出问题等等,无论什么问题,客户都觉得是托管的问题,客户半夜三更打手机咆哮是常事,本来收钱就少,一旦后续托管的少了,资金周转只出不进,还得继续维护这些服务器到年底,你说能不烦吗?烦透了,手机一关,爱谁谁了,呵呵。这可不新鲜,前几天就有一个哥们扔下40多台机器,跑去度假去了,手机一停万事皆休。肺腑之言,希望能给朋友们一些帮助。

当然,我并没有贬低小公司的意思,我觉得只要小公司认真做事,负责任,有耐力,是完全可以选择的,但是有些事情真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看到很多小公司,开始雄心万丈,不到半年,多数不到3个月,就出大问题。因为这期间正是客户多不多少不少,麻烦事情多的阶段,很多公司挺不过去,就倒了。有时候真的挺不过去啊,你想想就两个人,半夜来电话,服务器出问题,就要去机房,这边客户电话不断,气势汹汹,那边机房拖拖拉拉,有问题不解决,您说能不倒闭吗?

再次奉劝那些要托管主机的朋友,如果您将来服务器上是要放置上百个企业的网站资料,那就要小心行事,一旦出问题,只要有一两家企业因为服务器中断,告到工商局,你就惨了,轻则罚款,重则关门,所以尽量要选择有实力的规范的大公司,至少不会最后不接电话而上演人间蒸发。

三、实战经验--轻松四招教你挑选

第一招:第一次托管不妨先看ICP证

如果您是第一次托管,想要靠这台服务器创业,掘出人生第一桶金,那么首先绝对不要考虑没有icp许可证的“小公司”,要锁定资质好,规模大,名气大,信誉高的大公司,这是基本原则,就算多花几千元也值得,这个将来你就会明白为什么。

第二招:尽量跨过不必要的中间商(中介)

尽量跨过不必要的中间商,少绕弯子,这倒不全是为了省钱(当然这也是其中因素之一),因为中间商越多,将来的不稳定因素就越多,可能发生互相推诿,很难办。要尽量找到那些直接从机房租用机柜的托管服务商。有朋友问是不是最好直接托管到机房最好?我认为也未尝不可,不过有时候直接托管到机房,价格要比通过中间商贵很多,因为机房主要是针对那些租用机柜的公司,对零星的托管服务器的客户不是很重视,服务上也不一定赶得上好的托管服务商。

第三招:先别急着考察机房,建议先考察服务商

记住,不要约服务商在机房见面,因为考察机房是其次,考察服务商才是根本,要去服务商的公司看看,房子大不大?人多不多?规模行不行?技术行不行?历史长不长?一般服务商都迫不及待约你去看豪华的机房,但是记住,机房再豪华,人家机房也不会给你负任何责任,出了问题你只有找服务商。

不要选择没有固定电话、固定场所的网站做托管,特别不要理睬那些只留小灵通、神州行、QQ号码、E-mail的人,这类人员随时会人间蒸发,别看他们网上电话与你谈得火热,到了正经事的时候就含糊了,所以千万别把机器放他们哪儿搁,否则机器丢了你都没法报案。

第四招:考察机房重点放在它的规模、历史

虽然考察机房次要,但是考察一下也是很必要的,不要只听服务商吹嘘带宽、速度多好,要看机房的规模、历史。现在北京机房林立,不时有新的机房涌现,一说都是电信级别,人家说的可是电信级机房,没说是电信开的啊,不要误解啊,呵呵。服务商可能会给你当面测试网站的速度,但是带宽好速度好不一定永远好,这话说着绕口,但却是个业内共知的规律。一个新机房最初因为机器少,所以速度肯定比较快,但是这种新机房考虑到初期的启动成本,往往通往互联网主干线的总出口较小,经营一段时间,客户多了,速度就会慢得惊人(这个阶段不会很长,因为新机房开始总以低价格吸引租户,很快就会人满为患),而且许多新机房因为人才、设备、经验、规章跟不上,导致许多怪异的问题,比如win2000机器快,freebsd机器就慢;一旦出事,解决问题速度奇慢;经常中断服务检修等等。还有就是现在机房一般外观都比较豪华,例如多开设在四、五星级大厦里,这个什么也说明不了。

要多看看历史悠久的老牌子机房,不要以为老机房设备陈旧,其实它能稳定经营这么久,其积淀的人才、经验、设备、信誉、规矩,正是新机房欠缺的。

四、真知灼见--容易忽视的几大挑选学问

1、要签订严谨的托管合同

一定要签订严谨的托管合同,明确双方责任、权利,例如,服务商调试机器或者移动机器改变IP要及时提前三天通知用户,否则就要赔偿损失;服务商无权将服务器转托给别人等等。如果可能,最好看看托管服务商的营业执照、ICP证,如果开业时间太短的,最好敬而远之。

2、 最好不要异地托管

如果本地有机房最好在本地托管,不要千里迢迢托管到外地,因为服务器不可能全都依赖远程维护,有时候避免不了本地维护,而远在外地,没有人会帮您维修硬件、安装软件,即使帮您也很大不乐意,或者收费很黑,没有必要。

转载 梦网数据www.monternet-idc.com

10/21/2006

CvtCNKI开放式关键词配置计划

CvtCNKI所处理的数据库并不局限于中国期刊网(http://www.cnki.net/),通过开放数据库关键词配置,用户通过自行扩展CvtCNKI的处理能力。

各个数据库关键词不同,每所高校、研究所购买的数据库也不同,甚至同一个数据库的不同版本关键词也不同,因此,靠作者一人来维护CvtCNKI的关键词库是很困难的。建立此网页,就是希望能通过网友的交流帮助,来共同完善CvtCNKI这个小软件的关键词配置文件。

参与到CvtCNKI开放式关键词配置计划中来的方法很简单,你只需要通过评论的方式,将你所知道的数据库关键词,或者是题录的样本,尽量完整地贴到这个网页后面,就可以了。期待各位的参与!

我将定期将网友反馈的关键词整理到下面的关键词配置表部分,你只需要将这部分直接复制到你的CvtCNKI关键词配置文件中即可。

CvtCNKI开放式关键词配置计划网址:http://jiangzhanyong.com/?page_id=147,期待各位网友参与。

10/20/2006

网易126 mail hosted上线

126_mailhost截图
继Google推出mail hosted(现在已经更名为Google Apps for Your Domain)和微软推出的live mail hosted之后,国内门户站点网易终于也向前迈进一步,正式推出了mail hosted的服务。

我刚刚用自己的域名(jiangzhanyong.com)申请这项服务:
登陆地址: http://ym.126.com/jiangzhanyong.com
用户名/密码: test/test123456
感兴趣的可以上来感受一下网易的这项服务。

10/19/2006

GooTube FLV Retriever(zz)

GooTube FLV Retriever http://kej.tw/flvretriever/

这是Kej开发的一个帮助你从Google VideoYouTube在线抓取视频文件的网站,只要输入网址即可。

目前国内也有了一些类似于YouTube之类的视频共享站点,如六房间。这类站点本身流量比较大,因此都不会允许用户直接从其网站下载视频节目。Kej开发的这个站点是通过分析其源代码,获取视频文件的真实地址,帮助用户下载。

刚刚用其从YouTube上下载到电影Scent of a Woman(女人香,闻香识女人)中那段经典的探戈视频,这个方法真不错。但不知道对于其他视频站点是否有效。

前几日Google以1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YouTube,Google Video+YouTube让Google成为了网络视频领域的老大。

VC8设置断点无效解决办法

下午调试程序的时候,发现VC8(VC2005)内设置的断点完全无效,在网上搜索一下,发现可能是VC存在问题,需要将工程重新bulid一下,或者重新进入vc2005打开工程,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另外一个网页给出了比较详细的解决方案,地址如下:

Visual Studio Debugger Breakpoint Helper http://www.controlav.com/bphelper/start.asp

针对VS2002,VS2003,VS2005分步骤讲解的比较详细^-^

【更新 17/10/2006 07:55】 昨天晚上再次遇到这个问题,解决的办法竟是加入一条int temp=1;语句并设置断点,真是奇怪。

10/16/2006

CvtCNKI v2.0.1.B3 更新

上一个版本(v2.0.1.B2)发布之后,有网友反映导入数据库会导致程序出错,检查之后发现题录的计数器存在问题,现在已经更改。

2006.10.16 CvtCNKI v2.0.1.B3发布:
◇ 修正了打开CNKI之外数据库会出现错误。
◇ 修正了关键词匹配函数。

下载地址: http://gf.cs.hit.edu.cn/frs/?group_id=38
源码下载: http://gf.cs.hit.edu.cn/scm/?group_id=38

【更新.17/10/2006 00:27】刚刚发现修改后的计数代码有一处错误,现及时删除了错误的版本。但这段时间仍有六个下载量产生,希望这几位朋友重新下载。

10/12/2006

全面迎接SVN时代来临(zz)

作者: 嘟嘟老窝
来自: http://www.duduwolf.com/post/subversion.asp

SourceForge开始全面支持Subversion,这真是个好消息,这预示着CVS独霸天下的时代快要结
束,SVN时代就要来临。

和CVS比起来,SVN的确很强大,这就像它的出现就是为了取代CVS一样,它的目标快要实现了。

具体的功能特性大家可以上Subversion官方网站查看,这里没必要给出那段生涩不好翻译的英语短句了。

官方中文网站在这儿,不过这个站的网络通讯太差劲了,一个礼拜5天都上不去:(

欣慰的是这里有个网站提供一本免费的、非常棒的SVN图书,可以选择在线查看或者下载PDF,有中文版哦,SVN使用者必读。

如果你对SVN还是表示怀疑可以在这里查看国外网友写的一篇各个版本控制系统功能比较的文章,相信看过后你不会再对SVN表示怀疑了。

英文看不懂?幸好,有网友将那篇生涩的英文SVN特性用生涩的中文表述出来了 ,中文英文对照着看,凑合着还行。

冲动的你这时已经手痒痒的想尝试下SVN的魅力,但苦于现在的项目已经建立在CVS上。别担心,这里正好有一篇文章介绍如何将CVS的Repository转换成SVN,转换方法来自这个程序http://cvs2svn.tigris.org/

如何使用SVN我这里不再介绍,官方的那本书是最好的教程,网上还有大量的安装和使用的文章可以借鉴,这里简单罗列几个SVN辅助的软件:

1、SubVersion,从 http://subversion.tigris.org/ 下载,是实现服务系统的软件,必装的。

2、TortoiseSVN,从 http://tortoisesvn.tigris.org/ 下载,是很不错的SVN客户端程序,为windows外壳程序集成到windows资源管理器和文件管理系统的Subversion客户端,用起来很方便,commit动作变得就像Winrar右键压缩一样方便。

3、SVNService.exe,从 http://dark.clansoft.dk/~mbn/svnservice/ 下载,是专为 SubVersion 开发的一个用来作为 Win32 服务挂接的入口程序。

4、AnkhSVN,从http://ankhsvn.tigris.org/下载,这是一个专为Visual Studio提供SVN的插件。

5、Subversive,从http://www.polarion.org/p_subversive.php下载,这时一个为Eclipse提供SVN的插件,据说已经和Eclipse自带的CVS功能有一拼。

6、还有很多很多SVN相关的工具以及使用TIP介绍,大家可以上官方的相关链接页面中查看,地址:http://subversion.tigris.org/links.html

endnote插入完整期刊名文献的完美解决(zz)

作者: sunshing@丁香园
来自: http://www.dxy.cn/bbs/actions/archive/post/2944638_1.html

一般杂志社要求参考文献中期刊显示缩写,但有些要求全名;但当你修改了edit-->output style-->open style manage选项,在journal中选中了“use full jounral name”的选项,可是,每次显示还是只显示期刊的缩写,而没有期刊全名。这就要求我们自己设计一下,请看:endnote插入完整期刊名文献的完美解决!

设计时,不必"一个杂志一个杂志的填入",期刊的缩写和全名一次导之!!
EndNote本身提供三个不同学科(医学、化学、人文科学)的期刊全文及缩写列表,就在C:\Program Files\EndNote8\Term Lists中!你可以把他们导入你的Journals term list !

现在就按我的步骤一步步下来吧:
⒈打开你的文献库(File→Open→Open Library……);
⒉Tools→Open Term Lists→Journals Term List;
⒊在Terms中将所有期刊列表选中(反黑)→Delete Term;(见图1)
⒋在Lists中,选中Journals →Import List;(见图2)
⒌ 选择C:\Program Files\EndNote8\Term Lists,看到Medical.txt(医学类杂志)并选中后,按“打开”,EndNote自动导入,(⒋和⒌这两步重复进行可把 Chemical.txt化学和Humanitites.txt人文科学也导入) ;
⒍现在,回到Terms可看到共导入12110个期刊(三个不同学科即医学、化学、人文科学都导入的结果,你也可任选1或2个学科导入),选中任意一个期刊→Edit Term,(见图3);
怎样?期刊的全名和缩写都有,您甚至可在此修改期刊的缩写,满足投稿的需要!(见图4)

注意:你如果有多个数据库,则每个数据库都要如此设计一次!

⒎这以后,你再修改edit-->output style-->open style manage选项,在journal Names中选中“use full jounral name”的选项后,显示的就不会是期刊的缩写了,是期刊全名!!!哈哈!

如果EndNote没有提供你需要的期刊全文及缩写列表,就按照 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10&id=2759763&sty=1&tpg=2&age=0 中leehvidxy的方法自己填吧!

图1
EndNote图示1

图2 在Lists中,选中Journals →Import List
EndNote图示2


图3 回到Terms可看到共导入12110个期刊,选中任意一个期刊→Edit Term,
EndNote图示3


图4 期刊的全名和缩写都有,您甚至可在此修改期刊的缩写,满足投稿的需要
EndNote图示4

10/11/2006

Campus life in China: crowded, cheap and calm

本文是一位美国学生今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留学归国之后所写下的一篇文章,记录了其对中国大学(或者说至少是哈工大)校园生活的印象。

图为大学生拥挤的宿舍Senior Sam Sherraden, an international affairs major and former Hatchet photo editor, spent the summer studying abroad in Beijing, China and is spending the fall semester further north in Harbin, China. Twice a month, he will share his experiences and observations from East Asia as one of GW's many expats.

The muddy roads through campus at Th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re under construction. Men push tractors that look like they were used during the Japan-China war in the 1930s, while 20 people swing pickaxes and shovels to finish laying pipes before the ground freezes at night. I've just woken up and stumble through their worksite while flipping through flashcards, trying to memorize new Chinese characters. Like many things in China, the campus at HIT is a little hectic.

This atmosphere is undoubtedly influenced by the constricting boundaries of the surrounding city. Year by year, university enrollment increases and China's universities become more and more crowded. As I've said before, HIT's Number One Apartment is the largest dormitory in Asia, housing over 4,000 students.

Up the hill toward the academic building are the two main cafeterias, which feed the vast majority of HIT's 20,000 students.

Cafeterias serve food for three hours every day - one hour each for breakfast, lunch and dinner. Dinner is only served from 5 to 6 p.m. Students file in, eat in five minutes, and have all left by 6 p.m. Eating is not a social event, and the less time it takes out of their day, the better.

These two cafeterias prepare something near 20,000 meals three times daily, which are eaten within an hour. If you arrive at 6:15 the cafeteria is empty, food is cold and fuwuyuan (cleaning ladies) are waiting for you to finish.

The food moves as fast as it is cheap. Students can eat a meal of rice and meat dish for as little as 25 cents. I usually go a little extravagant, buy a Coke and extra cold dish and spend about 75 cents. But typical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operating in a different economy. If you can believe it, one month of Thurston's rent covers the typical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tuition, room and board for a year.

In the cafeteria, the tops of a sea of black heads are looking down, slurping up noodles or holding a bowl of rice in hand while chop sticks make a kind of twirling movement sending rice flying into their mouths. In Chinese there's a saying, "heiyaya," which literally means endless and dense black. Colloquially it's translated as black heads for as far as you can see. It's a fitting phrase for the scene at the cafeteria.

The other connotation for "heiyaya" is that males far outnumber females. At HIT, this is certainly the case - the ratio of male to female students is 7 to 1. After my roommate told me this, I asked, what do the other six boys do?

The majority of these students spend substantial amounts of free time online, playing Internet games such as Warcraft and Counterstrike or chatting with friends. At HIT, students seldom go out to parties or bars. The most common social activity is going out to dinner with friends or going strolling through the city center. On campus on a weekend night, any student on the street is almost assuredly a foreigner. The campus dorms have their lights out at 11 p.m. and are locked by midnight.

After studying in Harbin for a month, I have realized U.S. college students lead a pampered life. We eat Au Bon Pain bagels for breakfast and exercise on ellipticals after class. In China, college life is a little more basic. And thus,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seem to feel a little less self-important than we do in the U.S.

Even though I'm a foreigner, and have plenty of money to spend, walking through the dusty construction sites in the morning and sitting down amongst a sea of black heads to slurp on a bowl of noodles, I too am starting to feel a bit like a Chinese college student.

Author: Sam Sherraden
Link: http://www.gwhatchet.com/user/index.cfm?event=displayAuthorProfile&authorid=964798

维基百科可以登录了

从昨天开始,维基百科中英文版本都可以登录了,解封原因不明,也许是GFW中了病毒。

维基百科被封之前,中文条目已经接近百万,当时冲近百万的语种还为数不错。现在中文仍然在百万之内徘徊,惨~~

维基中文 http://zh.wikipedia.org/

维基英文 http://en.wikipedia.org/

如果维基再次被封,仍然只能使用https协议访问,地址如下:

中文 https://secure.wikimedia.org/wikipedia/zh/wiki/%E9%A6%96%E9%A1%B5

英文 https://secure.wikimedia.org/wikipedia/en/wiki/Main_Page

公共入口 https://secure.wikimedia.org/wikipedia/wikisource/wiki/

或者通过匿名访问:

中文
http://anonymouse.org/cgi-bin/anon-www.cgi/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6%96%E9%A1%B5

EndNote Saving and Importing references

介绍使用EndNote的使用,简介是这么写的:

The guide is provides step-by-step instructions for downloading records from databases and e-journal collections into your EndNote Library.
The guide will help you become confident in importing database records into your EndNote Library.

简单翻译就是:
本指导手册按部就班地指导你如何把文献题录从数据库和电子杂志中下载到你的EndNote库。
本手册让你能自信地导入数据库题录到你的EndNote库。

Contents
1 Direct export 2
2 Filters 2
3 Connection files 2
4 List of databases 2
5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Library Catalogue 4
6 ABC-Clio - Historical Abstracts 5
7 ACM Digital Library 5
8 Agricola 6
9 BioMed Central 6
10 CSA (Cambridge Scientific Abstracts) 7
11 Chinese Academic Journal Web (CAJ Web) 8
12 EBSCOhost 8
13 Emerald Intelligence & Fulltext Library 9
14 Engineering Village 2 - Compendex 10
15 Expanded Academic (Gale) 10
16 Google Scholar 11
17 HighWire: Library of the Sciences and Medicine 11
18 IEEE Xplore 11
19 Informit 12
20 Ingenta 12
21 ISI Web of Knowledge 13
22 JSTOR 15
23 Libraries Australia 15
24 OVID 16
25 Oxford Scholarship Online 17
26 Project Muse 17
27 ProQuest 5000 18
28 PubMed 18
29 Sage Publications 19
30 ScienceDirect 19
31 Scifinder Scholar 20
32 SpringerLink 20
33 Wiley InterScience 21
34 Database not listed here? 21
35 Online help 21

下载:
http://www.live-share.com/files/58403/EndNote_Saving_and_Importing_references.pdf.html

10/10/2006

取消FeedSky提供的Feed服务

鉴于FeedSky网站提供的Feed定制服务更新缓慢,我已经关闭了FeedSky帐号和http://feed.jiangzhanyong.com域名,并将在一个月内彻底删除其Feed服务。目前网友仍可以通过Blogger本身提供的Atom服务定制此博客,直到我找到更为及时、稳定的Feed服务提供者。

使用CvtCNKI将中国期刊网检索结果导入EndNote

CvtCNKI新版(V2.0.1)发布之后,初次使用CvtCNKI的部分网友反映不太会用,不知道如何转换中国期刊网的检索结果。我将比较常见的几个问题总结出来 ,放到了我的主页(http://jiangzhanyong.com/)上。

1.如何使用CvtCNKI?

以中国期刊网为例:

1.登陆到中国期刊网(CNKI)进行检索。第二步有两种方法:

2.1.保存所有的文献(推荐):找到所有需要保存的文献,在侧序号处打勾,点击存盘按钮;在新窗口输出格式选择自定义,再选择你所需要的输出项,进行预览。将预览结果中的数据保存到文本文件中。

2.2.保存某篇文献:点击你需要的文献标题,将节点文献数据(如果是新版CNKI,不包括后面的本文相关的文献链接)复制到文本文件中。

3.打开CvtCNKI,选择你所保存的文件,选择文献类型,输出格式,添加适当的自定义项,进行转换。

2.CvtCNKI的剪贴板有何功能?

剪贴板帮你更快的将检索输出转换为标准格式。问题1中所介绍的转换步骤,在第二步需将相关数据保存到文本文件中。

使用剪贴板,在第二步你只需要选择要保存的数据,按下键盘上Ctrl+C键,即可进行第三步的转换。

这样转换的结果默认保存在CvtCNKI所在的目录下。你也可以自行定义输出目录。

在次过程中程序生成了中间文件tempRef.txt,保存在CvtCNKI所在目录下。如果你不喜欢,也可以转换后删除此文件。

3.我怎么没找到CvtCNKI转换的结果?

新版本(v2.0+)的程序输出格式使用规范的扩展名。输出EndNote格式,文件扩展名为enw;输出RiS格式,文件扩展名为ris。

这两种扩展名默认关联到文献管理软件,双击转换结果会自动导入到文献管理软件中。也可点击CvtCNKI的打开按钮来导入转换结果。

10/09/2006

关于科技文献检索与分析--期刊和专利(zz)

来自: http://202.120.97.86:8080/viewthread.php?action=printable&tid=11417

第一部分
修改了一下标题,因为写着突然发现很多会涉及到分析部分。其实检索只是一个基础,只是为了得到一个结果,便于分析。刚才好奇,用“专利分析”在园子里面检索了一番,结果发现,讨论的很少,连相关的介绍也很少,不过发现还有位兄弟对Patent Map很有研究,而且对INAS系统有研究,所以,会在后面增加一些专利分析软件的介绍。所有的介绍均是个人研究得到的,研究的目的、用途不一样,得到的结论肯定有所差别。仅是个人意见,可以讨论。

前人讲了很多检索,很多*****(在此说一句,够用就行了,不要浪费时间了)。但是很少有人讲检索以后该怎么办,大家默认的就是读。从读开始,然后作研究。每个人都想有所创新。但是,该如何创新呢?

目前中国的SCI发表量与日俱增,说明了中国的研发实力正在迅速上升。但是,中国的SCI收录量和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还是很不成比例,中国目前的创新太少了,基本上都是跟着别人走。为什么大家都在做这个东西,别人就能想得到,我们想不到呢?我最初感觉上是我们没有合适的方法,没有合适的工具来帮助我们。但是,日子一天一天的混,从一穷二白到也有了些资源(学校的),后来突然发现,这些东西不缺了,咋还不行呢。想想自己的工作流程,突然意识到有了合适的工具并不代表你能够创新,要学会利用。

怎么充分利用这些工具,更好的帮助我们创新呢?好像园子里面没有人探讨,每天说的基本上都是要进入哪里取得什么东西,甚至有人说检索板块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关掉算了,总感觉像是19世纪汤姆生关于物理学的评价,很怪异。真正的检索是为你的工作、学习、研究提供有效服务,现在的状态是只取得数据,继而就是读,怎样对这数据更好的分析,以更有效的方式来进行科研,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做呢?

目前的科学研究,可能会有很多人同时在做一个项目,等待幸运的苹果突然光顾一下你的脑袋,这种几率已经很少了,毕竟全球那么多的人口在那摆着。每天狂看很多文献,也不见得有用。很多科技信息不是你一拍脑袋就能想出来的。因此,你可以借助已经针对这些问题开发出来的一些工具去看看除了你所关心的内容之外,还有什么与你很相关的。看看这项技术的发展历程是什么样的,从开始是什么状态,慢慢演变到目前这种状态,有什么分支,别人是怎么想到的,他们的想法对我们有什么启迪作用?是不是又是一个good Idea呢?(感觉像人类进化史。)因此,这篇帖子的重点在于介绍一些工具软件来帮助你更加有效的工作和研究。

本文不会涉及到任何***,仅是检索。以下均为个人见解,如果有不满者,欢迎讨论。

文献有很多种,以下只考虑科技期刊和专利,原因就是上述两种文献基本覆盖了所有的技术。由于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一般人很难检索全。因此,有人专门进行了研究,发现,20%的期刊汇集了足够的信息以全面反映科技的最新最重要的成果与进展。因此只要对20%的期刊进行检索,一般就能够得到你所需要的数据。由于每篇文献要对前人的技术做出相应的回报,需要在其文献中提及前人所发表的文献,即参考文献,或是引证文献,这就方便检索人员可以追踪一项技术的发展历史。有上述两方面原因,我们在做检索的时候,就会更加容易的找到我们所需要的资料。

为什么要进行文献检索?很多人的解释是为了研发。但是屁股决定脑袋,处于什么环境的人考虑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学校的很多机构作研发,需要了解最新的,现在的,过去的技术。商业机构可能还要了解技术是否有投资必要,是否有专利侵权?而对于专利审查员来讲,就是,目前审查的专利是否已经有文献可以否定或是影响其新颖性。对于专利而言,很多公司除了研发之外还需要追踪竞争对手动向,是否有侵权行为等等。

目前,针对上面的不同的需求有不同的产品以满足其需求。例如,科技期刊,有SCI,CA,GOOGLE,还有很多全文数据库;对于专利,有各国免费网站,DELPHION,AUREKA, DIALOG,STN,QUESTEL-ORBIT等等。
在科技文献中,目前最权威的数据库是WOK,即web of knowledge,国内很多大学都买了,其中最牛的数据库就是WEB OF SCIENCE,国内更多的是简称为SCI。而在专利领域内,最权威的就是Derwent World Patents Index数据库,即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数据库。在专利领域内的人,如果不知道Derwent,那我就没有办法了,加紧学习吧。

对于SCI检索,已经有很多实际的例子,精美的PPT,都在帮助我们如何进行检索。比如说张帆老师的PPT,深入浅出,非常有用。但是,对于培训,毕竟时间有限,很多细节问题没有讲到,我就啰嗦几句,如果有钻石,翡翠之类的就尽管砸过来。不对的地方呢,欢迎讨论,以下仅供参考:

SCI是基于引证文献创建的。因此,引证文献在SCI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在对一个新的课题作检索的时候,通常会碰到一个问题,就是关键词描述不清或是描述不全,对于这种情况,引证就会发挥很大的作用。先用一个自己认为最恰当的概念或是关键词进行预检索,而后选择自己最想关的记录察看,进而根据引证文献找到更加恰当的。在SCI中,在检索结果列表的右下方会出现一个analyze按钮,以及在每条记录都有三个按钮。

这几个按钮是非常有用的,可以帮助你更有效的进行检索,也可以帮助你对你的检索结果进行一个分析,在这,我会提到一些,就是如何帮助你进行科技创新。
先说analyze。大家可能都用过,可以对检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它可以对作者,国家,文献类型,语言,机构,年份,文献所属学科等等进行分类。这个功能非常的有用,比如说,你经过一番检索,假设你检索得到的数据比较准确,你可以先用文献所属学科进行分析一下,然后看看你的检索文献主要分布在那些学科领域,然后再将你感兴趣的纪录按照年份统计一下,就可以看出这个方向研究的大概走势,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应该能够给你一个参考。或是你可以先作一个年份统计,然后再查看学科,作一个大概的分析,也能得到一个相应的结果。当然,这些分析都是基于你有一个非常准确的检索结果。Rubbish in, Rubbish out. 摸索摸索,SCI会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这个功能帮助使用者Driving the Innovation.

下面就会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进行准确检索。检索无非就是:keywordsearchResultmodify Keywordsearchresult这样一个循环过程。简单解释一下,就是先用一些你觉得最可以描述你所需要文献的关键词,然后进行逻辑组配,进行预检索,而后察看检索结果,是否有垃圾,是否有没有用上的同义词,是否有别的缩写。当你找到恰当的文献时,上面的三个按钮开始起作用了。利用其 Cited References找到以前的与你想关的文献,Times cited,可以找到这项技术的后续发展,而Find Related Records则可以找到与你关心内容相关的一些研究方向,看看,肯定会对你的研究起一个很大的提示。
这个功能也是帮助使用者Driving The innovation.

其实里面的功能很多,充分挖掘,充分利用,SCI这个工具不会让你失望的。
太晚了,下次写专利相关的。

第二部分
对于专利这块,将会介绍很多与专利相关得重要数据库及其特色,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学习有所帮助,我会尽可能得客观评价数据库和软件,可能会有一些个人偏好,请大家见谅。

到专利这块,就比科技期刊复杂一些了。因为专利毕竟是法律文件,受法律保护,有严格的格式。同样,在专利领域中,检索专利的目的有很多种。做研发的,想了解目前的技术情况,看是否有人已经申请了专利;自己能否在被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以绕过别人的专利保护圈;可能是为了进行专利战略分析,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可能是为了寻找侵权者;无形资产评估等等方面。

不同的人对于检索专利有不同的要求。因此,目前在专利市场上有免费的数据库,例如各个国家的知识产权局,有收费的专利数据库,例如Delphion, Aureka,Dialog,STN,Questl-Orbit,Micropatent的PatentWeb等等。收费有收费的好处。免费的东西毕竟还是有些问题的,例如EP的专利检索,大家都喜欢到欧洲专利局去检索,但是去那里检索主要两个问题,第一:检索系统太糟糕,检索的结果有很多垃圾。为什么呢,在EP网站上检索,对于主题检索而言,可利用的字段就是标题和文摘,而很多专利的标题和文摘并不能完全反映专利技术的重点,因此在做检索的时候,会产生很大的漏检或是垃圾;第二,有500篇限制,即V2 和V3的区别。这些都极大的限制了用户对专利的获取。可能有人这时就会出来说,美国就很好啊。确实,这点我们要承认,毕竟美国有钱,做出来的东西确实不一样。而且还曾经获过大奖。但是有一点是没有错的,就是在专利申请时,为了避免被竞争对手发现自己的技术路线,会尽可能的将自己的专利用非常模糊的语言去改写,从而达到避免被人检索出来的目的。因此,就算在美国这么好的地方,在商用上,还是有问题。在这,收费数据库有了市场。毕竟在商业社会,免费的东西有那么多的问题,用的让人太不放心了。比较好的收费数据库主要是指那些对专利经过深加工的数据库。专利数据领域内很有名的就是Thomson公司的 Derwent数据库,针对所有的专利,覆盖了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专利,是世界上最好的专利数据库,还有美国的CA,主要针对化学,法国的 PharmPat药物数据库,中国在这方面也有一些比较不错的,例如国家知识产权出版社作的中医药数据库,北京东方灵盾科技有限公司作的世界传统医药数据库(好像还没有上市,网上有介绍)。

下面,我重点介绍一些Derwent数据库一些很好的特性。这个数据库在Delphion,WOK(即在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中的DII),DIALOG(Dialogweb, Dialogone, Dialogclassic),STN(web和easy),QUESTEL-ORBIT。上述几个数据库,对于不同检索能力的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数据库,一般而言,DIALOGclassic,STNWEb,QUESTEL-ORBIT(这个国内用的人很少,偶也没有用过,无法评论),适合于专业的检索人员,用指令式检索。而Delphion,DII,Dialogweb则适合各个层次的用户。Dialogon,Stneasy则适合初学者。

Derwent对每条专利记录的标题和文摘都重新进行了改写,用更加简明易懂的语言,便于检索人员能够检索到这条记录。此外,Derwent还增加了很多字段,有申请人代码,Derwent手工代码(MC),Derwent分类(DC)等等。申请人代码非常有用,是Derwent汇集了世界上专利申请量很大的大公司,并对其进行分类得到的代码表。你可以在下面这个网址进行在线查询你所需要的申请人代码http://scientific.thomson.com/support/patents/dwpiref/reftools/companycodes/lookup/。,例如,IBM有很多分公司,其代码是IBMC,通过查找就可以得到如下IBM公司的列表:
IBMC CIE IBM FRANCE
IBMC IBM BRASIL IND MAQUINAS & SERVICOS LTDA
IBMC IBM CANADA LTD
IBMC IBM CORP
IBMC IBM DEUT GMBH
IBMC IBM DEUT INFORMATIONSSYSTEME GMBH
IBMC IBM INST MIKROTECHNIK MAINZ GMBH
IBMC IBM INT BUSINESS MACHINES CORP
IBMC IBM ISRAEL LTD
IBMC IBM JAPAN LTD
IBMC IBM KK
IBMC IBM NEDERLAND NV
IBMC IBM OESTERREICH
IBMC IBM PATENT OPERATION
IBMC IBM SEMEA SPA
IBMC IBM SEMEA SRL
IBMC IBM SVENSKA AB
IBMC IBM UK LTD
IBMC INT BUSINESS MACHINES CORP

如果在普通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很难保证一次性就把所有的IBM公司的专利检索全,但是你用Derwent的公司代码表,即可尽大可能的保证你的检索精度。

Derwent手工代码(MC)则可以看作是专利领域中的IPC。IPC过几天就升级到第8版了。但是出发点不一样,一个是从功能角度,一个是从应用角度。举一个简单例子(引自《中外专利数据库检索指南》P199-203),现在要检索一个课题,名称是:一种装置,在录像机上能根据用户眼睛凝视的方向自动对物体定位(自动聚焦)。用正常的方法,关键词,自动对焦,录像机?检索结果有很多垃圾,在这个例子中用关键词很难描述这个装置,但是在IPC中也没有什么合适的分类可以利用。这时可以考虑用Derwent手工代码,在初检索中所有与录像机测距和聚焦有关的记录相关的代码是W04-M01D2C,而 S05-D01C5A则包含了非医疗用物体的电气或电子测量,可用于检索依靠手指按压控制或依靠飞行员眼睛运动以控制飞机的方面的课题。将上述两个代码进行逻辑组配,即得到了非常相关的结果。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用Derwent手工代码可以得到一个很满意的结果。

在专利检索中,检索的思路和科技文献大致相同。但是由于专利的一些特点,其检索的自由度可能会更大些。在这,假设你已经对专利有了解了,不懂就去看书吧。

偶的一般做法,了解课题,看需要检索什么,而后就开始初检,找到一些很合适的纪录,找IPC,MC,DC,到处撒网,然后找到一些合适的,同时也排出一些垃圾,再次进行检索,有的时候还会用上一些统计分析方法,找到最合适的MC,DC。这些步骤可能来回好几次,最终才能确定一个很好的检索式。有人觉得很麻烦,但是如果你的数据是用来做分析的时候,就非常有必要的。Rubbish in,Rubbish Out。

在Derwent中还有一个很好的功能就是引证专利检索。可以找到一篇专利所有引证他人或是被引证的数据。这个功能好在,可以看到那些公司引证了这篇专利,你就大概可以做出如下判断:
1、 技术是否从这篇专利所有人那里流失,即别人在上面作了很多开发,改进;
2、 是否后来人有授权可能性;
3、 技术走向,这时可以参考IPC,MC,DC等等。
专利引证这个在专利评估领域非常复杂,可以写本书了,偶也研究不深,不敢乱发言,到此为止。

这些引证数据可在Delphion和Aureka中以非常直观的图形显示,回头贴一些图上来。

在Delphion还有一些其它功能可以帮助你更好的检索和分析数据。
例如文本聚类,还有一个统计功能。这些回头贴图。
在Aureka中,专利检索,分析,管理的功能更强大。可以做出非常好的文本聚类分析,形成直观的专利地图,很强。太强了。

to be continued

第三部分
每次说IPC的时候都会忘记提一点,就是:由于IPC是一个世界性的标准,因此每个国家的专利审查员在对IPC的理解有不同,因此,一篇专利在不同的国家可能会得到不同的IPC分类,这就给专利检索带来很大的难度。但是Derwent的手工代码和分类则不同,只有几百个人在用,因此,在分类上有很大的统一性。
在分类上,通常大家都知道IPC,U.S. Class, ECLA,还有Derwent 的MC和DC,但是还有一个和IPC相关的好东西,不知道大家知道否,就是Catchword。在CA里就有这个,很好用的一个对照表吧。它的意思是对 IPC分类作加工,用一个词可以检索出分布在哪些IPC中。
例如:
ABATTOIRS

building aspects of ABATTOIRS
E04H 5/00
E04B
E04C
E04D
E04F
E04G
equipment for ABATTOIRS
A22B

资料来源:http://www.wipo.int/classifications/fulltext/new_ipc/ipc7/ecw.htm
有兴趣的兄弟可以研究一下,在STN中有,上述网站也有详尽的对照表,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帮助。

(注:本文后面还有一些图片附件,但由于无法在梅陇客战(http://202.120.97.86:8080)注册,要求华中的email才可以注册,剩下部分本人(JiangZhanyong)无法下载。)

美国检测到的北朝鲜核试验的位置

Link: http://www.hindustantimes.com/news/181_1816130,00050004.htm

US detects 4.2 magnitude tremor in North Korea
Reuters Washington, October 9, 2006

The US Geological Survey said on Monday it had detected a 4.2 magnitude tremor in North Korea at 7.05 am (IST), 385 km northeast of the capital, Pyongyang.

The USGS Web site gave the exact location of the tremor as 41.311 degrees North latitude and 129.114 degrees East longitude at a depth of 0 km.

North Korea has said it conducted a nuclear test at an underground facility within the past several hours.

简单翻译一下:

路透社华盛顿消息。

美国地质调查局周一称上午7点5分(???国际标准时间)检测到北韩首都平壤北部385km处发生4.2级地震。

美国地质调查局给出了地震的位置:地表北纬41.311度,东经129.114度。

北韩宣布他几小时内在一个地下核设施内进行了一次核试验。(完)

这是通过Google Earth搜索到的震中位置

优秀博客的六个标准,看了就笑了(zz)

来自: http://yjrg.net/HTACvAAEoWM/con?B=277&F=M.1154612319.A

1 .首先要会自己写字,不能像李宇春

2 .要言之有物,不能像徐静蕾

3 .不能剽窃,万一不小心剽窃了,要懂得道歉,不能像郭敬明。(要是多次剽窃,道歉也不行。)

4 .可以是有钱人,但不能像潘石屹那么讨厌。

5 .可以幽默,但不要滑稽,可以搞笑,但不要可笑,可以假装热爱人民群众,但不要同时说什么“几十亿愚众”,简单地说,不能像孔庆东

6 .长得难看也没关系,做人也不必厚道,但要地道。比如说,不要在前夫正倒霉的时候落井下石,最好不要像洪晃

10/08/2006

863计划各领域专家组成员公示

来自: http://www.most.gov.cn/tztg/t20060930_36429.htm

清华大学 9
浙江大学 5
哈尔滨工业大学 4
上海交通大学 4
西安交通大学 4
北京大学 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
北京科技大学 2
东南大学 2
国防科技大学 2
华东理工大学 2
南开大学 2
中国海洋大学 2
中山大学 2
...

看来方滨兴教授已经不再算入哈工大的专家。

关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各领域专家组成员的公示

为了充分发挥专家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组织实施中的作用,科技部决定863计划各领域成立领域专家组,各领域专家组成员从全国选聘。863计划领域专家组成员应具备的资格条件为:

1. 具有世界眼光,学术思想敏捷,思路开阔,有较强的战略思考和决策咨询能力;

2. 从事专业技术研究10年以上,目前仍继续从事相关专业技术研究并能够把握本领域技术发展方向;

3. 善于听取各方面意见,在同行专家中有较高的威信和组织协调能力;作风正派,坚持原则,团结同志,办事公正,不受部门、单位及个人利益影响;

4. 具有奉献精神,工作责任心强,在精力和时间上能够保证参加领域组织的相关工作和活动;

5. 专家身体健康,起聘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5岁;

6. 优先考虑参加过863计划工作且表现特别优秀的中青年专家。

7. 机关干部和企业、事业单位党政一把手不担任领域专家组成员。

经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推荐、由科技部组建的评选专家组对推荐人选进行初选和现场答辩等程序,科技部拟聘方滨兴等146位专家作为863计划领域专家组成员。

现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各领域专家组成员进行公示(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公示期为2006年9月30日至10月7日。

如对公示对象的专家资格、学术声誉、工作作风等方面有异议,请在公示期限内以电子邮件形式向科技部署名反映。反映的问题应事实清楚、详实、具体,不得捏造事实或有意诬陷。

联系电子邮件:863@most.cn

附件: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各领域专家组成员名单

科学技术部

二OO六年九月二十九日


附件: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各领域专家组成员名单 

1、信息技术领域
序号 专家姓名 工作单位
1 方滨兴 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
2 尤肖虎 东南大学
3 王志华 清华大学微电子所
4 冯登国 中科院软件所
5 邬江兴 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6 吕建 南京大学
7 怀进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8 陈左宁 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9 吴朝晖 浙江大学
10 孟丹 中科院计算所
11 钱德沛 西安交通大学
12 徐波 中科院自动化所
13 梅宏 北京大学
14 曹淑敏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
15 廖湘科 国防科技大学

2、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
序号 专家姓名 工作单位
1 马大龙 北京大学
2 马延和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
3 王小宁 华南理工大学
4 王亚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
5 李亦学 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6 陈超 西北大学
7 沈心亮 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
8 金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9 贺林 上海交通大学
10 贺福初 军事医学科学院
11 曹雪涛 第二军医大学
12 程京 清华大学
13 蒋华良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14 詹启敏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
15 裴端卿 中科院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所

3、新材料技术领域
序号 专家姓名 工作单位
1 左良 东北大学
2 许宁生 中山大学
3 许京军 南开大学
4 任晓敏 北京邮电大学
5 刘庆 重庆大学
6 李玉宝 四川大学
7 张劲松 中科院金属所
8 张国庆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9 陈弘达 中科院半导体所
10 周少雄 钢铁研究总院
11 周科朝 中南大学
12 徐南平 南京工业大学
13 徐坚 中科院化学所
14 谢建新 北京科技大学
15 潘峰 清华大学

4、先进制造技术领域
序号 专家姓名 工作单位
1 于海斌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
2 马克 中国一重集团
3 王田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 王建民 清华大学
5 孙林夫 西南交通大学
6 孙立宁 哈尔滨工业大学
7 邵新宇 华中科技大学
8 孟光 上海交通大学
9 杨华勇 浙江大学国家电液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0 夏善红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11 黄强 北京理工大学
12 黄田 天津大学
13 褚健 浙江大学先进控制研究所
14 蒋庄德 西安交通大学
15 谭民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


5、先进能源技术领域
序号 专家姓名 工作单位
1 马云翔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703所
2 王树东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3 许洪华 中科院电工研究所
4 任相坤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 李振中 国家电站燃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6 陈 军 南开大学
7 张忠孝 上海理工大学
8 吴少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
9 杜铭华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10 房倚天 山西煤化所
11 赵毅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12 姚强 清华大学
13 郭烈锦 西安交通大学
14 袁振宏 中科院广州能源所
15 曹一家 浙江大学

6、资源环境技术领域
序号 专家姓名 工作单位
1 于建国 华东理工大学
2 王子健 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
3 王焰新 中国地质大学
4 任南琪 哈尔滨工业大学
5 吕庆田 中国地质科学院
6 刘文清 中科院安徽光机所
7 朱日祥 中科院地质地球所
8 全燮 大连理工大学
9 吴爱祥 北京科技大学
10 余刚 清华大学
11 郑兴灿 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2 袁士义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13 骆永明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14 蒋开喜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7、海洋技术领域
序号 专家姓名 工作单位
1 田纪伟 中国海洋大学
2 朱伟林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3 刘保华 国家海洋局一所
4 李新仲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
5 关道明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6 张元兴 华东理工大学
7 张荣庆 清华大学
8 连琏 上海交通大学
9 陈鹰 浙江大学
10 周怀阳 中科院地球化学所
11 杨胜雄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12 侯一筠 中科院海洋所
13 查明 中国石油大学
14 徐安龙 中山大学
15 潘锋 中科院声学研究所

8、现代农业技术领域
序号 专家姓名 工作单位
1 邓子新 上海交通大学
2 朱祯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
3 朱玉贤 北京大学
4 许迪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5 李树君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6 李宁 中国农业大学
7 张守攻 中国林业科学院
8 张国范 中科院海洋所
9 吴平 浙江大学
10 陈晓亚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11 陈焕春 华中农业大学
12 周光宏 南京农业大学
13 屈冬玉 中国农业科学院
14 赵春江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15 黎志康 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9、现代交通技术领域
序号 专家姓名 工作单位
1 马林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 王云鹏 吉林大学
3 王炜 东南大学
4 田俊峰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5 李清泉 武汉大学
6 张毅 清华大学
7 林国斌 上海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8 赵明花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9 席酉民 西安交通大学
10 奚国华 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
11 唐涛 北京交通大学

10、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
序号 专家姓名 工作单位
1 尤政 清华大学
2 卢乃锰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3 李京 国家减灾中心
4 李明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5 李增元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6 江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38研究所
7 江碧涛 北京市遥感信息研究所
8 陈戈 中国海洋大学
9 吴一戎 中科院电子所
10 周成虎 中科院地理所
11 郁文贤 国防科技大学
12 房建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3 施闯 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技术研究中心
14 龚健雅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15 程鹏飞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16 鲍虎军 浙江大学


注:排名以姓氏笔划为序。

10/06/2006

启用独立的Feed地址

感谢FeedSky网站提供Feed(提要)域名绑定,本博客启用独立Feed域名。各位博友可通过各种在线或离线Rss阅读器访问我的总统博客 :) 。当然,更欢迎各位登录本博客在线浏览、留言。

博客地址: http://blog.jiangzhanyong.com/
Feed地址: http://feed.jiangzhanyong.com/

此外,也欢迎各位访问我的主页。主页主要包括CvtCNKI,TiddlyWiki中文化的部分信息,内容较为固定。

主页地址: http://jiangzhanyong.com/

【更新】由于FeedSky网站提供的Feed更新缓慢, 我关闭了feed.jiangzhanyong.com域名,并将关闭逐步FeedSky提供的Feed服务。直到找到合适的Feed提供者。目前仍可以通过Blogger自身提供Atom服务订阅此博客。

10/05/2006

Google Group Beta开始测试

今天下午,Google官方博客宣布,Google Group beta版本开始公开测试。新版的Group主要丰富了界面元素;并集成了Google Pages的编辑功能。此外值得注意的地方还有,Group beta允许通过gmail与Group内的成员交流;允许在Group内共享文件;与Group内成员更方便地交流。

测试期间,Group Beta和non-Beta版本同时可以访问。

Group Beta下午曾一度开放登录,不过目前登录Group Beta,网址会自动切换到non-Beta版本。

Group Beta网址: http://groups-beta.google.com/

你所使用的浏览器反映出了你的个性(zz)

来自: http://www.firefox.hk/901.html

我经常根据一个人所使用的浏览器来评价某个人。不管你信不信,你对浏览器的选择往往反映出了你的个性。

IE 5.0:

你使用电脑仅仅是为了即时聊天,写写电子邮件和博客。你顽固地拒绝升级你那老旧的WIN98,因为你并不需要太多的功能而且认为WIN98已经工作地很好了。你同时可能不使用任何杀毒软件,你只是每个月让你的儿子,侄子或朋友把把病毒清理干净而已。

IE 6.0:

你很可能并不知道什么叫做”浏览器”并且认为IE就是因特网。你对技术没有清晰的概念,而且你通常对电脑感到畏惧。同样的,你使用电脑也仅仅是为了即时聊天,写写电子邮件和博客。也许你的朋友曾不断地向你提及”被炒鱿鱼的狐狸”(FiredFox),但你一直不明白那到底是什么,也不准备在它上面花时间。

IE 7.0:

你认为你站在了技术的最前沿,同时认为微软是地球上最伟大的公司。至于那个邪恶的”Lenoux”操作系统(音同Linux)则是由恐怖分子编写出来的。你在卧室的墙上张贴了斯蒂夫·鲍尔默(微软首席执行官)的海报,并希望自己在未来能成为第二个比尔·盖茨。你一想到”Vista”便会激动地浑身颤抖、坐立不安。

Firefox 1.x:

你很可爱而且有点傻里傻气的,并为FireFox感到骄傲。你是开源运动的强烈支持者,你认为理乍得·马修·斯托曼才是”真正的男人”。你其实并不关心FireFox是不是比IE更安全,更快速–你会一直使用FireFox哪怕它的效率比IE低上十倍。你只是因为你得到了一个免费、开源并拥有庞大技术支持社区的浏览器而感到高兴。无论任何时候你都会安装至少7个必不可少的扩展。

Firefox 2.0 Beta:

在白天你是个程序员,到了晚上你就成了一个开源软件开发者。要不,你就是一个疯狂的Firefox粉丝。你热衷于上报你遇到的每一个Bug,很可能你已经发布了至少一个开源项目的补丁。你喜欢对程序修修补补,而且丝毫不会在意在自己的电脑上运行beta版软件。毕竟,发现新的Bug和修改最新的软件对你来说充满了乐趣。

Mozilla:

从一开始你就在使用Mozilla。你认为FireFox宣传地过了火,相对于FireFox你更愿意去使用旧版的Netscape。你并不认为Mozilla套装(MozSuite)是个负担–事实上你更喜欢一个集成了邮件客户端、IRC聊天客户端和网页编辑器的浏览器。你很不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宁愿去挑选一个功能很少的浏览器而不是选择Mozilla。在其他的方便你更像一个Firefox用户–你喜欢开源、你喜欢你的浏览器扩展、等等–或许你会说Firefox用户的口味和你非常相似。总之,你们在使用一个令人钦佩的、功能强大的、gecko内核的浏览器,与此同时很多人仍然在他们的IE浏览器里挣扎。

Opera:

你并不关心Firefox之流,你所需要的只是一个世界上最好的浏览器–对你来说那就是Opera,而你很可能早在Opera收费时就购买了它。如果有一个Firefox粉丝对你的浏览器评头论足,你就会打开一个ACID2测试,然后以此来驳倒他。你知道什么是你所需要的(一个快速、支持标准的浏览器),你也明白怎样得到它。你对浏览器大战丝毫不感兴趣,虽然你有一点点希望Firefox获胜,因为如果那样的话会有更少的网页开发者制作只兼容IE的页面。

Netscape 8.x:

你是一个刚刚得到一台新电脑的老资历网民,虽然你对互联网知道的并不多,但你却清楚地记得你需要Netscape去使用它。你并不明白人们谈到的IE和那个叫Fire什么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而且搞不清楚奥普拉·温弗瑞(Oprah,一个脱口秀主持人,音同Opera)和因特网有什么关系,你所知道的就是点开那个大大的”N”,然后变成”在线”。你认为史蒂文的关于网络的演讲很有道理。

Netscape 7 和更老的版本:参见IE 5.0。

AOL Explorer:

曾经有一天你安装了最新的AIM客户端,然后这个东西就成了你的默认浏览器。你非常讨厌它,但你却不知道怎样才能把它变回去。你甚至不知道你怎样才能向你的那些电脑高手朋友们描述这个问题,当你想得到帮助时你也许会像这样提问:”你能把这个新的网络,呃,变回原来的那个旧网络吗?”他们只会瞪着你,然后装作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他们或许并不像他们自己所说的那样了解电脑。

AOL Suite:

你很可能仍然在使用AOL的拨号网络,不然的话,你就是觉得在你使用宽带网络之后仍然需要AOL。有人告诉过你其实你上网是不需要用AOL拨号的,但你无法想象这是怎么一回事。这看起来很难做到,而且似乎是非法的。

Safari:

恭喜你!你是一个Mac用户并享受着那个名字给你带来的好处和好心情。你喜欢OSX,并且永远不会使用 Windows。Windows对你来说实在是太过丑陋和低效,你更喜欢Mac的简洁和清晰,而Safari就是一个为你工作的浏览器。你从不会烦心去寻找另一个浏览器,因为你对你现在拥有的一切已经非常满意,你也不会因为世界而改变它。

Konqueror:

你是一个linux用户,并且打心底就是个极客(?)。你认为KDE是最好的桌面环境,并且因此而鄙视Gnome。你喜欢一个同时是文件管理器、ftp/scp客户端、smb分享客户端、PDF文档查看器和其它很多东西的浏览器。你喜欢向你的朋友炫耀KDE的网络透明度,你仅仅通过浏览器在你的网页服务器上编辑一个HTML文件,保存它,然后又在浏览器里重新载入修改后的文件。你日常使用的绝大多数软件都以K字大头(Kmail,
Kontact, Kdevelop, Koffice 等等)

Lynx:

你肯定是个骗子,你真的想让我相信你使用一个文字浏览器来浏览所有网页?尤其是一个不支持javascript, frames,css甚至连tables显示都有问题的浏览器?说真的,我可以相信你一直使用VI(一个编辑器),用Mutt或Pine做你的主要邮件客户端,但你不可能让我相信你使用lynx作你的主浏览器。如果你真的做到了,那么你就是我一生中见到过的最最执着的极客了。向你脱帽致敬!

如果你不同意上面的话,请留言好让我知道。如果你被我不幸言中,那么请停止使用那个该死的浏览器并换一个真正的浏览器吧。也请你自由地给我漏掉的浏览器作简短的描述。

免责声明:我不清楚是谁制作的那个FireFox图像(就是本文开头的那个),有个人在留言本中曾使用它作头像。我向那个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如果我能找到他的话。

谢谢你们所有的评论,让我们开公布诚吧–我并没有说Lynx是一个差劲的浏览器,事实上我在很多不同的方面都经常使用它。我只是怀疑是否有人把它作为主浏览器。如果你是的话,向你脱帽致敬!你比我执着多了。

现在我补充一些漏掉的比较流行的浏览器:

Flock:

他们也许会称你为Web 2.0先生。你所使用浏览器表明一点:你的足迹遍布flickr, del.icio.us,youtube和其它一打的网站。你认为Firefox还不错,但它并不不能让你在弹指间就能完成写博客、照片共享、标签和网络书签等等功能。你希望在你的脑袋里植入一块芯片,这样你就能一直连接到网络,而且能使用24/7移动博客。当一些目光短浅的人告诉你Flock只不过是Firefox的修改版时,你会赶走他们并说他们不能以更宽广的视野看东西。

Epiphany:

你是一个Gnome用户并为之自豪。你认为KDE简直是地狱里出来折磨人的东西,并且热衷于向人们解释KDE必须经过几个小时的修改才能使用,至于那些说KDE马上就能用的人则是可耻的骗子。你希望所有东西能更加简单和直观–那就是你为什么选择了Gnome,这同样也是你使用Epiphany的原因。你试过Mozzila和Firefox,但你发现它们实在是臃肿、丑陋和麻烦。你的桌面就像你的书桌一样整齐有序。

Maxthon and Avant:

你也许有些疑惑,虽然你喜欢IE并且不会换用别的浏览器,也不会担心网站会出现渲染不正常的错误,更不会担心它像其它内核浏览器那样不支持ActiveX控件,但你心底还是羡慕那些使用可以做到标签页浏览和其它很酷的功能的浏览器的朋友。你承认IE有点落后于时代,而你想要一些更加现代的东西,同时也不想放弃正常显示一些网站。Maxhton/Avant让你拥有了世界上最好的两项功能–舒适温暖的IE渲染引擎和其它浏览器里非常酷的功能。当IE7发布正式版时你就会换用IE7。

Sea Monkey:

你很喜欢简单的软件套装,对你来说把浏览器和电子邮件客户端分开是不可理喻的。你以前习惯于使用Mozilla,但SeaMonkey发布后你很快便换了口味并不再回头。你认为”Sea Monkey”是浏览器中有史以来最酷的名字。

w3m:

你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当系统管理员。你很少看见阳光,因为你一天中大部分时间花在大型服务器的周围。如果周围没有电脑风扇的”嗡嗡”声你便无法入睡。哪怕是在夏天你每天也不得不穿一件暖和的夹克,因为服务器机房里的冷气开的是如此之高,如果你不加以注意的话便很容易感冒。年轻的极客们都向你看其,并试图模仿你–而你一直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K-Meleon:

你对长时间等待浏览器启动感到很不耐烦,甚至IE的启动速度对你来说也太慢了点。这也是为什么你的浏览器会预读取页面,然后仅仅花费十亿分之一秒去载入页面。你的生活节奏非常快,根本没有时间去等待浏览器慢慢启动。你可以花费几个小时去设置Windows注册表来提升程序的响应速度、载入时间,并减少所有程序的超时时间。

Dillo:

你从心底就是一个喜欢低资源占用的人,你喜欢让你的程序更加小巧和快速。你最喜欢运行IceWM或Windowmaker,同时嘲笑那些臃肿的桌面环境像KDE或Gnome。你以本地Linux/BSD guru著称。

文献检索心得(zz)

来源不明.

以前对于文献检索我一无所知,随着网络知识的丰富,也得益于各位论坛的大力 帮助,从网上读书园地到研学论坛,再到更具有自由精神的红军长征,可谓是收益不少。由于自己工作学习的需要,文献的获取是我必不可少的工作,日积月累中, 也有一些文献检索的个人体会,仅供参考,欢迎不吝赐教!

由于专业的限制,我个人对电脑的软件和破解知识懂得不是很多。所以我更多的是限于一些非技术平面的网络资源的利用。文献的检索,不外于网上资源的排列组合,如何在浩瀚如烟的网络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这就得看自己的运气和使用一些小小的技巧了。

1. 文献检索首先得对一些常用的数据库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如Sciencedirect, Black-synergy, wiley,Springer等。怎么了解法,我的建议是可以先自行浏览一下国内的各著名大学的图书馆的主页,如清华北大上海交大华中科大等,这些 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比较丰富,而且对各数据库都有一些较详细的介绍,并提供相应的链接。这样可以看看与自己相关的研究领域的一些杂志被哪些数据库所收录,到 以后自己需要查找文献的时候就比较有针对性了。对于这些数据库的利用,无非有两种办法,一种就是代理,另外就是密码了。一般大学的代理比较管用,特别是美 国的大学代理对于一些常见的数据库特别有效,使用的权限也很高,可以自由下载。不过好像现在美国大学代理越来越有灭迹之势,这还得靠各位大虾多多努力了, 以创造一些更好的检索下载的方法,为我平庸之辈造福^_^。各大数据库当中, SD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一般世界大学、研究机构都有这个数据库的使用权,所以进行代理验证的时候首先可以验证SD的适用行,然后再进一步分发掘代理的适用 权限。这样就能有效的剔出非文献代理。

2. 如何判断杂志被那个数据库收录,最好的方法就是GOOGLE了。把杂志名作为关键词检索,一般出现的第一、二个检索项就是这个杂志收录的地址。如果被那个 数据库收录,直接搞定数据库就行了,这个各位大虾讨论得较多,而且方法也比较成熟了,不再多说;如果杂志没有被任何数据库收录,就有点麻烦了。解决方法有 二:其一,用数据库的文献代理试试(尤其是USA的),如果搞定就万事大吉了;其二,没有相应的代理,就只能找找mm碰碰运气了,这时候千万不要绝望。还 是用GOOGLE来试试,输入杂志名的同时,加上PASSWORD, USERNAME, USERID等关键词试试,有时候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尤其不要忽视一些文档性的材料,这一招对于一些相应比较生僻的杂志比较有效,到时候就有“踏破 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畅快淋漓之感。

3. 有些杂志代理也没有,mm也找不到,自己又急着用,怎么办?好办!大家千万不要忘了,还有两种绝好的数据库在等着你,一个是ebsco:http://search.epnet.com/ ;另一个是proquest : http://proquest.umi.com/pqdweb 。这两个数据库的检索不同于一般的专业文献数据库,比较综合,使用起来要麻烦一些,但是里面的资源可不少,给我的感觉是有点象国内的VIP,大而全!怎么 挖掘里面的全能,就得靠自己摸索了。这里只是提供这两个数据库的进入办法。还是老办法,这两个数据的mm网上一箩筐,用EBSCO/PROGUEST, USERNAME, PASSWORD, 等关键词一搜索,你就等着收网吧^_^。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各个mm的使用权限是不同的,假如你所要找的文献再这两个数据库里面,而有些mm却不能进入, 这就是权限的问题了。解决的办法是从网上找一批mm出来,然后逐一尝试,定有收获。怎样才能判定一本杂志是否被EBSCO/Proquest收录呢,还是 借助于GOOGLE,即是将杂志名加上EBSCO/Proquest umi来检索,然后输入PW搞定。很简单吧!这两种数据库有什么区别呢,在我看来,一般Proquest 提供的是扫描版本,PDF文件比较大,而同时EBSCO则有一些简便文档,这样下载打印就会轻松很多,推荐使用。但是好像Proquest收录的杂志比较 全,而EBSCO则相对少些。这个看个人需要而定啦。

4. 综上所述,一篇文献在网上可能有一些不同的版本,被不同的数据库所收录,所以当你在某些数据库里穷途末路的时候,不妨试一试其他的途径。

10/03/2006

Google新搜索网站上线:SearchMash(zz)

来自: http://www.newsmth.net/bbscon.php?bid=951&id=26186
作者: ESSE@newsmth

在注册一系列Mashup域名后,Google终于推出新搜索服务——SearchMash.com

作为Google的子搜索网站,SearchMash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显示搜索结果——左边为文字搜索结果,右边为符合度最高的图像搜索结果,例如:搜索Blue Sky就会出现蓝天的图片以及页面结果。

除此之外,每个搜索结果下都会有一个绿色的附属连接——提供“打开连接”、“在新窗口中打开”、“打开缓存页面”、“该网站更多内容”、“更多类似页面”一共五个常用搜索选项。(缓存页面在国内依旧无法使用)

在搜索界面上,SearchMash比现有Google页面更为紧凑简洁,当然,目前无广告。

在页面技术上,SearchMash大量采用了Ajax以及JavaScript代码,如果你在浏览器中禁用JavaScript,将无法使用该搜索引擎的绝大多数功能。

目前该搜索引擎还处于测试阶段。

http://www.searchmash.com

浏览器大战前因后果(zz)

阴暗的音乐,沉重的脚步声,成排剃光头的人呆滞麻木的仰望着大屏幕上“老大哥”的洗脑,这时,一个年轻的女郎手擎铁槌冲过警卫,将铁槌向屏幕掷去,震耳欲聋的粉碎声,旁白:“1月24日苹果公司将推出Macintosh电脑,你将了解为何今时的世界会不同于奥威尔的《1984》。”21年后,苹果冲破PC垄断的沉闷世界的精彩一击,在浏览器市场上重演,而这次的剧情,是Firefox打破Internet Explorer的垄断。

自万维网开辟以来,浏览器大战就开始了。使用这个浏览器或另一个,并不仅仅“只是一个浏览器”那么简单。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互联网就是他通过浏览器所看到的世界。这个世界中除了有“一个浏览器”以外,还有首页,链接,搜索之类预置的功能。现代的网站首页和搜索功能,像MSN,可以提供你从信箱、日程到新闻、天气、股票、交通、娱乐的几乎所有信息,只要打开浏览器,你想要的就都在那里。当然网路上有不止一家这样的服务提供商。可以想像,任何浏览器当然会把自家的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作为首页和浏览器的搜索功能,以便提供来自自家的资讯,在恰当的时机建议用户购买某些的服务,或者告诉他正在搜索的唱片可以在自家的网上音乐商店买到。每一项服务,包括免费的服务,都牵涉到巨额的市场利益,这就是浏览器大战的动机。控制了浏览器,几乎就等同于控制了用户的网路体验。当然,用户完全可以访问和使用任何竞争对手的服务,但是,第一站的力量是巨大的,在MSN首页上直接能买到的唱片,为什么还要去别处?要让Internet Explorer的用户使用其他厂商提供的同种服务,就好像把麦当劳开在肯德基后街来招揽顾客一样。麦当劳不可能这样委屈,然而微软却使整个互联网这样子做了好几年生意。

直到几个月前,几乎所有人都仍在使用Internet Explorer。自从在浏览器大战中击败Netscape后,Internet Explorer持续数年占领超过95%的上网用户。我亦曾顽固的认为它是最优秀的浏览器而拒绝使用任何其他竞争产品。终于,在去年的一次长假中,一直听到零星传闻的Mozilla Firefox进入了我的视线,因为我发现,好像每一个人都开始用它了!

也许你还记得Netscape,这个浏览器大战中的牺牲品。Firefox其实和Netscape有着深刻的渊源。在Firefox简洁的外表下有一具Gecko引擎。Gecko,是Mozilla组织基于W3C新的网页标准全新设计的浏览器核心。在继续这些深奥的名词前,让我先简短回顾一下浏览器的发展和浏览器大战的历史。93年第一个浏览器Mosaic诞生,96、97年Netscape 3、4分别登场,同年Internet Explorer 3随Windows 97发布,他们互不完全兼容,3分天下。当时身为网页编程的我不得不费力调整每个网页,或者干脆制作3个网站来分别针对IE 3,Netscape 3和4。彼时的网站,亦往往提供三个入口来欢迎不同的浏览者。然后Internet Explorer 4随Windows 98发布,并且成为了Windows的一个“内置”部分。相比Netscape几秒到半分钟不等的缓慢加载,内置的Internet Explorer 4无需费力安装,能够快速启动,迅速抢走了Netscape的市场,很快所有的网站都决定,不必为了照顾不到15%的Netscape用户而特别调整网页了。

98年底,经过数次决策反复和被AOL收购,Netscape宣布开放源码,成立开发组织Mozilla,取消Netscape 5开发计划,并从头重新设计浏览器核心——Gecko。相对于Internet Explorer修修补补,以对抗Netscape为出发点的陈年旧代码,Gecko无疑是个新起点,也应该成为一记漂亮的反击。然而,国企作风,不思进取的AOL彻底断送了Netscape。2000年发布的Netscape 6虽然是Gecko引擎的啼声初试,但也是Mozilla的并不成熟的半成品开发代码外加上一大堆AOL Netscape的徽标和广告,它更臃肿,更慢,更容易崩溃,已然为数不多的Netscape的老用户们倒戈。轰轰烈烈的浏览器大战就此息声,Internet Explorer一家独大无需创新。接下来的数年中世界了无新意,网路的发展被视为“已经完成”,Netscape成为一个收藏名词。

2002年Netscape 7发布,随即AOL大裁员,整个Netscape裁剩6名全职程序员。2003年5月,微软以7.5亿美元和AOL和解,Netscape作为牺牲品被谋杀。当时尚在为“罪恶帝国”工作的我,看到一封内部讨论邮件嘲弄道:AOL当年42亿购得Netscape,如今7.5亿出卖,这就叫做投资失误。

曾经,在Netscape中按下CTRL+ALT+F就会进入一个彩蛋页面,可以看到Netscape办公室中一个水族箱的实时影像。在一位Mozilla成员的blog上,我看到了Netscape停摆那天的一组照片,那个传奇的水族箱孤立在狼藉的办公室中,边上空汽水瓶码到天花板,白板上写着:今天没有产品发布,全完了,永远的Netscape 8。Netscape结束了。

Firefox浴火重生
作为和解的一部分,AOL以2百万美元成立了Mozilla基金会(MoFo)来处理Mozilla的相关事务。Gecko在MoFo中继续存在,Ben Goodger, Blake Ross等核心人物也还在工作,经过漫长的开发,新的浏览器终于成型了,这就是Firefox。Firefox看上去没有一处有Netscape的影子,但它确实脱胎于Netscape并基于Gecko,它的全称是:Mozilla Firefox。不同于Netscape的臃肿和Internet Explorer的守旧,精简和易用性是Firefox的设计信仰。Blake经常一个个特性、一个个按钮,以致一个个像素的和同事辩论,在保证强大功能的同时,尽可能去除无用的部件,去除用户访问网页的任何障碍,简化用户界面,简化操作,最大化网页浏览面积。“Firefox的浏览面积比Mozilla大2%,比Internet Explorer大4%,比Opera大整整10%”这是Ben列出的选择Firefox的17条理由之一。Blake说,“如果用户根本感觉不到他在使用一个叫做Firefox的浏览器,我们就成功了。”

Firefox是用开放源代码的方式开发的,这就是说,他的所有程序源码都是公开的,全世界任何人都可以和Mozilla开发团队一起来贡献力量。开放、自由、活力一开始就深植于它的基因中。“这里是永无乡,Firefox永远都不会变老”,Blake这样形容Firefox的开发。在2002年的一张开发路线图中,一条看上去随意的曲线标示出了0.1,0.2…直到0.9的版本和代号。这条曲线其实是从芒廷维尤到凤凰城的路线,各个版本的代号就是途中经过的城市,像0.6格伦代尔。起点芒廷维尤“碰巧”是Netscape的旧址,而凤凰则暗喻Firefox将是Netscape的重生。Mozilla纪念品网上商店甚至发售印有“Blake搞砸了你的程序,你就砸了他的杯子”的咖啡杯和印着最多bug程序员排行榜的T-恤。Firefox是由一群真正的狂热分子打造起来的,同时,他们在工作中又非常的严谨和专业。Firefox的开发由Bugzilla网站来管理bug,这是Mozilla所有项目的bug追踪系统,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提交bug,或者出力为它解决bug。有一个最高严重程度bug的内容是:今天Mozilla办公楼里自动贩售机涨价了5美分。这是个玩笑,更多的bug是诸如:下载管理器的背景图片(一个下箭头指向一个文件夹的图片)的轮廓远看上去碰巧像是竖中指的手势,结果,最终的下载管理器里去掉了这个图片。每一个细节都这样的被打磨着,最终发行的Firefox当然具有了无与伦比的严谨和品质。

从2002年9月23日第一个0.1版本发布以来,它一直在韬光养晦式的成长。远在正式发布以前,早期的各种测试版本就已经在技术圈里流传传开来并被评论界看好。随着版本的成熟,Firefox的影响渐渐扩大,0.8版本下载量330万;0.9版本下载量650万; 04年9月14日,1.0预览版发布,在短短的1个月内,下载量达到了500万。

代号为“凤凰”的Firefox 1.0发布版本2004年11月9日正式登场以来,更是在普通用户群中火爆发展,11天内下载了5百万份,32天1千万,99天就突破了2千5百万,而且还以每天数十万次的速度增长。每次微软不得不发布和Internet Explorer相关的安全升级,安全专家在敦促升级时都不忘建议:用开放源代码的Firefox作为Internet Explorer替换。

和苹果当年的爆发不同,Firefox的火爆并非得自天文数字的市场费用。Mozilla基金会确实在12月16日的纽约时代上为Firefox刊登了双页广告,但Firefox流行的关键是出自拥护者的口口相传,这个策略名曰“社团行销”。或者是因为喜欢Firefox,或者是不喜欢Internet Explorer,或者仅仅是想要选择的权力,超过6万3千名拥护者以各种可能的方式利用自己的资源在全球散播它,几乎是一夜之间,人们注意到从各个角落里冒出了这只狐狸。在你常去的网站和blog上出现了火狐环绕地球的徽标按钮和“下载Firefox”、“更安全、更快、更好”、“重新发现互联网”等标语;同样的徽标也出现在各个论坛帖子的签名档里;朋友的email末尾,除了“去eBay购物!”,他和他的宠物的blog地址,也不忘加一句“下载Firefox”;甚至,MSN好友列表上也有人在昵称里添上了这只狐狸。在作为“社区行销”总部的“散播Firefox”社区网站,汇集了最新的相关资讯,社区讨论的帖子、Firefox相关的blog、媒体报道、转换者的自述故事(有点像苹果网站上的“转换者”故事)、周边产品网上商店(海报、T恤、马克杯、毛绒玩偶),宣传徽标下载,推广行动参与度排行榜,当然还有不断飙升的Firefox下载计数器。现在,主流媒体也开始关注Firefox,主要开发者Blake手捧Firefox徽标上了最新一期《连线》封面。这在社区引起了小小的轰动,当然也有人质疑为什么只是Blake一个人上了封面,讨论最后大家的共识是,Blake在程序员中是少见的帅哥,尽可能曝光他的性感形象来吸引更多用户,也值得提倡。

“找出火狐!”是社区网站的主题图片集,热情的用户把他们在各种想像得到的地方制造的火狐形象提交进来。手机屏保,纹身,街头招贴,车身贴纸,电视新闻截图, 还有Firefox的长毛绒狐狸在Yahoo,Google,当然还有微软总部招牌上到此一游的留影。渥太华的一位仁兄甚至举着Firefox下载网址的标语牌走进了抗议布什到访的游行队列。世界各地的用户将明信片和剪报寄到Mozilla基金会,拼成了一堵叫做Firewall的墙。赢得这么多Fans的执著和狂热并不奇怪,Firefox根植于简洁和用户体验的哲学,又代表着反垄断、兼容和个性,而且它很好的支持blog——另一个最IN的时尚,Firefox的支持者多半同时也是blogger,这几乎使推广Firefox成为一场时尚运动。

对于某些Fans来说,Firefox已经像Apple一样成为一种信仰。在Firefox的配置对话框里设置Cookies的地方,有一句话解释什么是Cookies。当然用一短句来定义Cookies确实比较困难,因此在早期版本里,Blake随手写了一句“Cookies是美味的精致点心”来占位置,就先专心编写相关程序去了。没想到这句话被收录进了数不清的在线字典,杂志,手册,书籍,甚至维真音乐的隐私声明也照抄此句。更甚至,当2004年7月24日这句话被改成更加正式的“Cookies在你的计算机上保存来自网页的信息,用来记住登录信息或其他数据”,这被形容为传奇的破灭,更有人专门编写扩展插件来恢复这句话。Blake后来解释道,他绝对是无心插柳,否则他肯定会想出一些更有趣的话,甚至签上自己的名字。

随着“散播Firefox”社区在口口相传中雪球般几何级数增长,所有这些老套或者疯狂的努力有了结果。雪崩的效果开始浮现,目前,Firefox的浏览器市场份额正在向10%迈进,甚至已经有宽带服务商将Firefox捆绑提供给用户。而在三个月前的几年中,所有非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的总合从未超过5%。这无疑是个突破性的出击。7年,从Netscape到Mozilla,再到Firefox,一次壮丽的涅磐完成了。

火狐冲浪初体验
终于你会想知道,到底这是一只怎样的火狐,而点击了其中一个下载按钮。OK,欢迎入伙!Firefox整个安装程序仅区区4.7MB,只是号称“捆绑”在Windows中的Internet Explorer 6安装程序的十几分之一,通过宽带下载仅需几分钟时间。安装程序可以迅速安装 Firefox,而崭新的迁移系统可将收藏夹、浏览历史、储存密码、Cookie甚至IE选项设置等数据从Internet Explorer及其它浏览器中导入 Firefox,你立刻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开始浏览,收藏夹和历史照常使用,切换的不便几乎感觉不到。

默认的Firefox界面相当简洁。仅有几个图标、书签、地址和搜索栏,首页是特别版的Google搜索。不过,Firefox整个用户界面也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完全定制,使用第三方的定制方案,甚至可以做到和苹果上的Safari一模一样。在地址栏边上是熟悉的Google标志,直接就可以使用Google进行搜索,也可以切换其他的主要搜索引擎,比如Yahoo搜索,以及eBay和Amazon的商品搜索。从网站上还可以下载安装其他数百个搜索引擎接口,包括字典,唱片,电影,微软技术资料,足够满足最挑剔的用户。更重要的是,这代表了选择搜索引擎和资讯提供商的公民权利。

当打开多个网页时,Firefox作为多窗口浏览器真正的威力体现出来了。网页整齐的排列成多个标签,新点开的网页自动在后台加载而不会挡住你点开下一个链接。当开启的网页增多时, Firefox的内存占用量只是缓慢上升。另外内存充足时,Firefox会使用内存而不是磁盘来来缓存页面,加快网页的显示速度,这个功能使Firefox速度如飞。

在看blog时,Firefox会在状态栏里显示橙色的RSS图标,点击图标就可以将这个blog收藏为一个动态书签。当你在收藏夹里展开这个书签,这个blog上的最新条目就会显示出来。你不需要花时间去访问,就已经知道它是否有更新了。通过网站服务,书签还能自动存到网上,这就可以在任何计算机上访问自己的书签,或者使用别人共享出来的书签。以往我每天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去察看各个网站、新闻、blog的更新,转到Firefox后,通过RSS,所有更新情况一目了然,再加上其它便捷功能和从不崩溃所节省的时间,工作效率至少提高了300%。讽刺的是,尽管blog本身在微软内部已经应用得相当火爆,微软开发者网站甚至开辟了专门的blog服务器,Internet Explorer却根本没有对blog提供任何支持。

当年Internet Explorer攻陷Netscape,很大的原因是同样的网页在Internet Explorer中显示得“更好看”。现在历史重演了:相比Internet Explorer上只有5挡可调的文字大小,Firefox的文字显示几乎可以无限缩放。多年来Internet Explorer都未能支持半透明PNG格式图片的显示,在Firefox上很好的实现了。

对于开发者来说,Firefox 拥有一组开发者工具,包括强大的 JavaScript/CSS控制台、文档对象模型查看器等。另外,Mozilla之所以三年才铸成Firefox,是因为Firefox被打造成了一个XUL运行环境,XUL是一种全新的基于XML的图形用户界面软件开发语言,使用它,可以像编写网页一样编写应用软件,而且可以直接在网站上运行,比如,eBay也许可以不再使用它那难于理解的复杂网页,用Firefox去浏览eBay,XUL可以使Firefox摇身变成一个看上去像Excel或者Access一样的购物管理程序,轻松快捷完成购物。

其他基本的素质,如阻止弹出广告,高安全性,源代码公开,完全没有后门软件,似乎已经是理所应该,不值一提了。光是Firefox本身的特性已经足够让一般用户对抗Internet Explorer。然而,这还不是全部。Firefox支持扩展技术,任何人都可以用XUL为它编写扩展插件。现在在Firefox网站上已有超过130个扩展,这些扩展可以方便安全的安装,卸载,配置和自动升级,通过这些扩展,几乎任何和浏览网页相关或无关的功能都能集成。最流行的插件功能包括:Google工具栏,RSS新闻/blog阅读器,Flashget等下载工具集成插件,状态栏天气预报、代理服务器切换、媒体播放器遥控按钮、SETI@home外星人搜索计划积分显示,Goolge结果所略图预览和快照察看,在线地图,鼠标手势,快速记事簿,更强的多窗口管理工具。。。我不觉已然装上了20多个扩展,除了占用内存稍加,还没有看到臃肿变慢和不稳定的迹象。

现在再回头看Internet Explorer,我们看到一个近乎三年停滞不前、臃肿迟钝、不堪重负的家伙。微软目前提供给Internet Explorer的只能是继续使用安全还没有被充分考虑的“旧时代”的代码,加上渐进式的安全修补。微软几年来一直宣称不再开发独立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用户只有升级到新的操作系统,才能够用上新版的Internet Explorer。然而,几天前,微软却突然改口,宣布将会为Windows XP发布一个独立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 7测试版本,如果走运,将在年底前正式发行。虽然微软不愿意承认,但普遍都认为,Firefox的崛起打乱了微软在浏览器和网络服务市场上的部署,它坐不住了。微软已经在Internet Explorer 6的垄断地位上坐吃多年,现在也该让它痛一阵了。到年底,Firefox应该已经发展到2.0,竞争会使用户得到更多。


Firefox的未来
然而在市场份额迅速增加的同时,Firefox也面临兼容性问题。尽管万维网联盟W3C已经制订网页标准多年,许多网页仍然只针对Internet Explorer特殊优化,与Firefox存在着兼容性问题。为此Mozilla计划搜索出那些只支持Internet Explorer的网站,然后说服它们的管理员按照W3C标准来改写网站代码。Netscape以前已经做过类似的工作,不过这次Mozilla的规模会更大,它将征集专职人员和志愿者以双倍的人力来进行。他们将先说服那些最容易遭受攻击的网站,改进之后的网站将不只兼容Firefox,也包括其他浏览器。Mozilla已经检测了1700个网站,结果发现98%的内容都与Firefox兼容,比四年前的75%有了很大提高。自从Firefox取得市场成功,Mozilla发现很多网站开始接受建议改写网页代码。Mozilla每周可以接到10到15个电话,询问如何使网页与Firefox兼容,甚至微软也打算对自身网站进行改写以更好地兼容Firefox——不久前,Firefox还不大能正常的查看Hotmail,现在原先不能用的功能已经悄悄的能用了。除了用人力说服网站, Firefox还能模仿Internet Explorer方式来访问不兼容的网站。该技术被称为“Quirks Mode”。在访问网页时,如果Gecko引擎检测到一些专门为Internet Explorer优化的非标准代码,Firefox将会转到Quirks Mode模式。这样就可以正常访问这些网页,只不过稍慢。

至少有两本关于Firefox的专著将在下月出版——一本针对技术用户,另一本帮助非技术用户从Internet Explorer切换。本文发表时,Firefox 1.0.1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增强版本应该已经发布。在3月左右,1.1版本将发布,进行代码整合和更多跨平台兼容性方面的修正。年内,1.5和2.0两个重大的更新版本将发布,会改进书签、历史记录功能,增强扩展插件系统,查找,搜索等功能也会改进。更多的改动目前还未知,但可以期待,不会是Internet Explorer那样的小修小补,我们将看到更加强大、安全和易用的Firefox。

在1月份,包括Ben在内的两名Firefox重要开发成员加入了Google。按照Mozilla的传统,他们将由Google支付工资,但仍为Mozilla工作。Google历来和Firefox关系密切,Firefox的默认首页是一个定制的Google搜索页面,同时Google也是Firefox的默认搜索引擎。一直有谣传Google意图开发一个自己的浏览器,GBrowser。很自然,作为搜索巨人,为了“组织全世界的信息并使之随处可得”,是不会一直容忍用户必须通过竞争对手微软的浏览器来访问它的。现在有了Firefox中坚力量的加盟,我们在2005年可以期待什么?集成Google所有服务的Firefox?GBrowser的浮出水面?还是基于XUL,使用起来和Outlook一样方便的Gmail和其他服务?可以期望的是,Google桌面搜索工具和其他Google产品肯定会更好的和Firefox兼容整合。足以和微软抗衡的浏览器-内容提供商组合所激发的创新会使2005年的互联网比预期的更精彩。

Firefox的初次亮相的确如1984般震撼了互联网,并且有趋势演变成时尚事件。以后会如何?是和Internet Explorer分享市场并互促发展,还是会重演Netscape的命运?目前没有人可以确定。对你来说,也许最能确定的就是,今天就去访问GetFirefox.com,如果Firefox 1.0.1没有让你失望,那就散播它吧。

Firefox主要开发者:
Blake Ross
blog: http://blakeross.com
10岁创建自己的网站,上初中之前,他就已开始向软件生产商报告电脑软件的漏洞情况。目前19岁的他成为斯坦福大学计算机专业的一名学生,正在致力于推广“Firefox”浏览器的使用。

Ben Goodger
blog: http://weblogs.mozillazine.org/ben
24岁,伦敦人,在奥克兰长大。曾在AOL和Mozilla开发Netscape,Firefox主要开发者,目前在Google工作。

Dave Hyatt
blog: http://weblogs.mozillazine.org/hyatt
Apple雇员,Safari开发者。97年至02年在Netscape工作,实现了Firefox最初的多窗口浏览功能。编写了XUL的最初规范。

关于Firefox的网站

Mozilla.org是Mozilla基金会的网站,目前首页完全被Firefox占据,Firefox当然是基金会目前最重要的项目。

Mozillazine.org是Mozilla基金会的社团网站,所有的源程序和软件下载,新闻发布,Mozilla成员的blog和交流论坛。上面的一个投票显示,91%人认为Firefox会在2005年内突破10%,今天看来这显然是一个过于保守的估计。

GetFirefox.com和Firefox.com,下载Firefox和相关软件的专用网站。Firefox.com原先属于一位作家,他把网址让给了Mozilla基金会来推广Firefox。

SpreadFirefox.com,“散播Firefox”总部。

访问量最大的博客?

德拉吉报道 http://www.drudgereport.com

不知道是不是全球访问量最大的博客,早在2002年每天访问人次就在千万以上了。

014,389,998 IN PAST 24 HOURS
360,602,421 IN PAST 31 DAYS
3,542,326,255 IN PAST YEAR

这是9/29/06他的博客的访问记录,也就是说他9月29日前的24小时内,访问人次(不是页面点击率)是1400万。牛!

看来老徐那点访问量的确不值一提~

数据来自方兴东的博客: 井底之蛙还是无端恶炒:中国名人博客真能破世界记录吗
链接: http://fxd.bokee.com/5707110.html

10/02/2006

TiddlyWiki插件: ExportTiddlersPlugin

名称: ExportTiddlersPlugin
代码: http://www.TiddlyTools.com/#ExportTiddlersPlugin
作者: Eric Shulman - ELS Design Studios
学科: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2.5 License
核心版本: 2.0.10
描述:
当人们一起共享和编辑同一份TiddlyWiki文档的拷贝的时候,迅速将所有的变更集中到唯一的、更新的文档中,并且重新发布到团队的每份成员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对于帮助你从一份文档移动一个tidder到另一个文档非常有效(比如要更新到最新版的TiddlyWiki时,或准备"预导入"你最喜欢的样式到一份"空白"的TiddlyWiki文档)。

这个插件让你从你的TiddlyWiki文档选择导出tiddlers到本地文件或一个远程服务器(需要安装适当的服务器端脚本,开发中)。它提供一个交互控制面板让你指定到处位置,选择导出的tidder。一个有效的“选择过滤器”通过指定修改日期,标签或者匹配的tidder文本帮你选择要导出的目标tidders。Tidder数据可以输出为TiddlyWiki存储区DIV,这样可以导入到另一个TiddlyWiki;也可以输出为适合RSS的XML文件,这样可以方便RSS聚合发布。

下载: http://jiangzhanyong.googlepages.com/ExportTiddlersPlugin.js

TiddlyWiki插件: ImportTiddlersPlugin

名称: ImportTiddlersPlugin
网址: http://www.TiddlyTools.com/#ImportTiddlersPlugin
作者: Eric Shulman - ELS Design Studios
许可: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2.5 License
核心版本: 2.0.10
描述:
当人们一起共享和编辑同一份TiddlyWiki文档的拷贝的时候,迅速将所有的变更集中到唯一的、更新的文档中,并且重新发布到团队的每份成员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对于帮助你从一份文档移动一个tidder到另一个文档非常有效(比如要更新到最新版的TiddlyWiki时,或准备"预导入"你最喜欢的样式到一份"空白"的TiddlyWiki文档)。

这个插件让你从任何两份TiddlyWiki文档有选择的合并tidders。它提供一个交互控制面板让你要导入的文档,并且在导入匹配已经存在的tidder时,让你选择跳过,改名,合并或者代替已有tidder。并且为导入的tidder自动添加标签,让它们能够容易找到。

下载: http://jiangzhanyong.googlepages.com/ImportTiddlersPlugin.js

10/01/2006

CvtCNKI v2.0.1(B2) 更新

前天发布v2.0.1.B1版本之后,昨天有网友告诉我程序无法启动。检查后发现使用了共享式的VC的链接库,程序需要找到这些链接库才能运行。v2.0.1.B2已经修正了这个问题,程序体积也膨胀了不少:(

2006.09.29 CvtCNKI v2.0.1(B2)发布:
◇ 程序改成了静态链接库方式。
◇ 添加中国资讯行高校财经数据库。

下载地址: http://gf.cs.hit.edu.cn/frs/?group_id=38
源码下载: http://gf.cs.hit.edu.cn/scm/?group_id=38

CvtCNKI v2.0.1(B2)直接下载:
程序: http://gf.cs.hit.edu.cn/frs/download.php/210/CvtCNKI_v2.0.1.B2.zip
源码: http://gf.cs.hit.edu.cn/frs/download.php/211/CvtCNKI_v2.0.1.B2_source.zip